战地浪漫曲人物浅谈
张凡上侠
战争是残酷的。尽管当时苏联进行的卫国战争是场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而且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战争终归是战争。它那有形的冲击波虽只波及到当时的战场,而无形的“原子感染”,却渗透到战后的生活和人们的心灵里。苏联影片“战地浪漫曲”中柳芭,萨沙和薇拉,就是在战神的捉弄下,阳差阴错,演出了一场看来荒唐,实际酸楚的悲喜剧。
柳芭当年跃马疆场,象男子汉一般,风流潇洒,战后却流落街头,沦为小贩。她先随营长,后近萨沙,最终嫁给区执委副主席。备受酸甜苦辣,历经人间沧桑。她纵声大笑于战场,又高声叫卖于市场,可见处境的差异并没有改变她豪放倜傥的性格。但夫死女幼,幸福破灭,感情的创伤却折磨着她支离破碎的心灵。
萨沙是个纯真善良的人。战时他一片痴情,爱上了营长的情人柳芭,后与她邂逅相遇,仍然痴情未减。柳芭虽是无夫之妇,自己却是有妇之夫。他真心爱着柳芭,却又不忍抛弃薇拉。由于纯真和善良,才使他的行为显得稚气和荒唐,以致在柳芭和薇拉之间进行了一场困惑和迷悯的三角角逐。在他失失去柳芭,蜘蟵街头的那场戏里,他那憨拙的行动,可笑的举止,把他那怯懦的性格和复杂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薇拉在这场三角角逐中处于守势和被动的地位。这并不是出自外来的压力,而是由于自身的矛盾。第三者的介入,使她承受了难以承受的痛苦,但柳芭与萨沙特定的生活际遇,又使她产生了谅解和同情,善良的感情,使他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她对柳芭的怜悯多于妒嫉,对萨沙的疼爱多于怨恨。款待柳芭时,她脸上挂着笑,心里滴血;柳芭嫁人时,她虽则感激,也很伤感。当民警带走萨沙时,她紧紧跟随,谆谆嘱拖。这些细腻感人的情节,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纯真的性格和善良的心底。
《战地浪漫曲》,不见战火却烧人肺腑,不闻炮声却震人心灵。关键就在于影片对人物的心理刻划入骨三分。这种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很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