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黄灯光下的思索(散文)
宁波 桂维诚
我正在灯下思索着赫拉克利特著名均“一切皆流,一切皆变”论断的哲多理,小虎咋咋呼呼地拿着语文课本跑来问我:“爸爸,为什么八角楼上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我不耐烦地接过课本,哦,这篇《八角楼上》也曾是我儿时读过的课文,不禁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那时正掀起全国学“毛选”的热潮,我对八角楼上的灯光更怀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敬仰,那如豆的灯火闪耀着神圣的光环。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为了亲自体验那油灯下写作的庄严和神圣,尽管那时滴油贵如金,还是背着妈妈偷偷地从油瓶里沥出几滴油脚,自制了一盏油灯,在灯下写出了第一篇学习“毛选”的体会文章,没想到竟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还被评为学“毛选”积极分子哩。自此以后,我对八角楼上的灯光更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哦,光阴似箭——小虎也读到这一课了。尽管我儿时幼稚的崇拜早已被现实唤醒,但毕竟是那个时代少年的追求和理想啊。小虎推了推我,打断了我的遐想——“爸爸,油灯还没有日光灯亮,为什么能照亮中国革命的征程?”“嗨,这是比喻,你怎么连这都不懂!”
小虎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溜走了,我想重新回到古稀腊哲学的思辩中去,但思想总是集中不了,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计”。小虎的妈妈上夜班去了,只好自己去厨房弄点吃的。咦,怎么厨房的墙壁上映出一圈圈黄黄的光环?我一进门,只见小虎正在拨弄着墨水瓶做的油灯。啊,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的孩儿竟也会有我少年时同样的追求,我心头一热,趁机启发道:“你做油灯——”“爸爸,真好玩!”我没出口的话只好缩了回去,换成了:“没出息!”孩子被我泼了一飘冷水,不高兴地嘟起了嘴:“人家在做实验嘛,这才弄懂了什么叫毛细作用。”我看到桌上翻开的是《自然》课本,旁边放着铜丝、棉纱线什么的。
我背过身去,看着墙上黄黄的灯光出了神:小虎有他的追求。逝者如斯夫——红海洋、红宝书早已销声匿迹了,甚至书店里买不到《共产党宣言》,这未免太那个了吧,我心中有点儿惆怅。蓦地,耳畔响起古希腊哲人的名言: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