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人心的安塞腰鼓
——看舞蹈《心声》有感
李开方
影片《黄土地》中有段激励人心的腰鼓表演,那浩大的场面,激越的气势,雷鸣般的鼓声,奔放的舞蹈,至今仍给观众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那是谁们表演的,那些击鼓欢跳的舞蹈者在哪儿呢?最近,在全省民间舞蹈音乐比赛的演出大会上,我有幸两次亲眼饱赏了来自“腰鼓之乡”的精湛表演。
舞蹈《心声》是在安塞县民间腰鼓形式的基础上,选拨组织了技艺娴熟最有代表性的群众业余腰鼓新秀,为古都长安的文艺舞台争辉增彩。腰鼓舞以急速的节奏,欢腾的舞蹈,粗犷的动律,绝妙的技巧,高度浓缩概括了安塞腰鼓之精华,显示当代陕北青年那种豪放、英武的精神气质,以及淳朴、憨厚的性格特征。让人在美的艺术欣赏中,受到鼓舞,产生力量。给大家以热烈、奔放、向上的情绪感染。
腰鼓是我省较为知名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横山、米脂、榆林等地颇为活跃,而其中则以安塞腰鼓最为驰名。每逢春节闹秧歌时,安塞城乡的群众便自愿组成无数支腰鼓队游村转乡,拜年舞蹈成为当地群众欢度春节最为典型的一种问好活动。特别是延安新秧歌运动之后,被人们誉为“胜利腰鼓”,伴随着革命战争发展,遍及全国,迎着五星红旗敲向国内外。
舞蹈《心声》通过腰鼓表演,展现着人们向往四化的拼搏精神。它通过八个小伙子的集体群打、双人对打、个人单打舞段的变化和有机穿插,给观众一浑然整体之感,为新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呕歌赞颂,再现了安塞群众欢乐、奔放的情绪,以及民间腰鼓表演的那种壮观热烈的场景。著名青年鼓手刘延河等人的娴熟技艺和精彩表演,以及全体舞者有机谐合的踢、跳、蹲、转,使得甩臂、缠腰、跨步、踢腿等动作,既统一整齐、强烈有力,又情绪饱满、振奋人心。特别是腰鼓新秀白广东同志表演的“马步蹬腿”和“单腿盖耳”等一系列高难技巧,极大地创新发展了腰鼓动作,使“摆腿”更别具一格,犹如雄鹰展翅翱翔,骏马腾跃奔驰,堪称是当今安塞腰鼓表演的一招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