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科创造学
创造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新兴学科,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没“创造性开发课程”为标志的。
所谓创造学,就是研究人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基本规律是:积累主体优势创新规律;最佳交流创新规律;批判继承创新规律等。
创造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它要在研究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逻辑学、管理科学、体育科学、大脑生理学、自然辩证法、传记文学等学科基础上,揭示人类创造活动的总规律研究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索创造发明的方法,研究创造活动的组织和创造环境的形成,开发右脑被抑制的形象思维的创造功能,等等。
从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内部结构看,出现了这样一些分支:创造哲学,这是创造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主体在各个领域的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创造心理学,这是研究创造主体的创造性心理品格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科学技术领域创造发明规律方法的科学;创造教育学,是研究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人才的教育规律的科学;创造艺术学,是研究文学艺术领域创造规律的科学;创造生理学,是从物理、化学、生物学、大脑生理学、营养学等角度研究主体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生理机制和内在规律的科学。
1980年前后,创造学开始被介绍到我国,现在,专职和业余研究者已达上千人。目前,我国翻译、编著了一批有关创造学的专著,还成立了中国创造学研究会。(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