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阿信
郝江勋
电视连续剧《阿信》己经放完,阿信那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我想,这也是可以洋为中用的吧。
一个弱女子,在那样的年代,穷困,劳苦,婆子虐待,流氓欺辱,什么人都碰到过,什么苦都吃过,而她竞能不灰其心,不移其志,顽强奋进,就是七尺男儿,也不能不为之汗颜,自愧弗如的。对比之下,我们某些改革者还缺乏这种精神,遇到些阻力,便“愤然辞职”,虽说是出于被迫,情有可原,但毕竟不足为训。
阿信的奋斗是逼上梁山,背水一战,若不能在事业上杀出一条血路,她的航船就会在风雨飘摇的经济中沉没。我们现在的改革,虽然有不少人下水,但弄潮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恐怕是只想一试身手,一看水深流急,便要激流勇退,回到“大锅饭”的老路上去。倘使都有一种不改革便无出路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紧迫感,则千难万险,义无反顾。
人非木石,孰能无愤,但愤之所向,高下不同。阿信在佐贺愤而出走,是为了另谋生路。改革者受了非议、打击,是强者,不应该愤然退去,而应该愤发图强,变剌激为动力,汲取教训,努力再干。小人的攻击,正是要世人同他们一样低矮,我们怎能去中他们的下怀!有人忌妒歌德和席勒,歌德便和席勒共勉:一定要写出第一流的作品,以羞辱他们的对手。鲁迅说他“偏要飞鸣”,偏要延长寿命,偏要给君子们的“好世界上多留一些缺陷”。这才是有志者的“愤”。
万事开头难。阿信辗转做过几种生意,每次一开始都是无人问津,门可罗雀,但是阿信咬牙坚持,转眼间柳暗花明,门庭若市。分娩总有阵痛,然而,“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我们的改革不是赌气,也非阿信的个人奋斗,这是千万人拥护的大事业,知难而进,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