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端掉“大锅饭”企业腾飞之后
本报讯 濒于破产边缘的宝鸡县综合商店,在端掉“大锅饭”、实行改革之后,企业跨了五大步,起死回生,生机勃勃。但是主管部门却态度冷漠,不予支持。该店职工伤心地说:企业倒闭时局里撒手不管,改革腾飞后,给国象有了贡献,职工有了碗饭吃,领导却如此对待,我们真不理解这是为了什么?
宝鸡县综合商店,是合作化中由小商贩联合组织起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下属九个门市部。过去,由于实行联店核算,吃“大锅饭”,上级虽然派过五任公方代表,但长期不景气,二十四年来积累的全部家当还不到十万元。一九八〇年,商店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职工思想混乱,人心浮动,纷纷另找出路。眼看就要关门,主管部门觉得无能为力,干脆撒手不管。
是走改革之路,重整旗鼓,还是就此了结,破产散伙?在这节骨眼上,综合商店的职工没有屈服于命运之神。而是在县工会的协助支持下,召开了职工大会,推选原会计孙俊章为商店经理。制定了《商店职工大会制实施细则》,行政上实行经理负责制,业务上实行经营责任制,管理上实行职工大会制。孙俊章上任后的第—件事就是端掉“大锅饭”,层层承包,落实责任,以销定酬,按门市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润分成,亏损扣罚,把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商店的经营好坏紧密联系起来。迅速地扭转了被动局面,使商店焕发了生机。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五年,这个商店给国家上缴利税三十九万元,是前二十四年总和的两倍。一九八五年商店的固定资产比一九八〇年增加了二十倍:新建了办公楼、四个营业室和职工宿舍楼,增加了两辆汽车等固定资产;职工平均月工资达一百二十九元(含奖金),比八〇年增加了二点七倍,职工退休、劳保、医疗等一切福利均和国营企业一样。
几年来,这个商店的改革经验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九八四年以前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孙俊章也被授予改革先进个人称号。但是作为这个商店主管上级的宝鸡县商业局和县综合公司,对此却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态度。一九八0年孙俊章被选为经理的第二天,商店即呈文上报,县商业局当即撤回了公方代表(原经理),但事过两年后才批文到县综合公司,而县综合公司至今未向商店行文和口头传达,直到去年评工资时还说:孙俊章不能算经理,只能按营业员对待。与此同时,商业局等有关部门三次派检查组来商店检查,大有找不到问题不甘罢休之势!八五年是该店各项工作最有起色的一年,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64%,上缴利税增加了76%,但局和公司却以种种莫须有的怀疑和“理由”把他们排除在所有的先进行列之外……对这些,商店的职工很有意见,他们说:“我们选了这么个好经理,今天还是‘黑’的,在商业局领导心目中,集体企业好像是后娘养的!”孙俊章同志也觉得寒心,感叹改革的路上艰难险阻,羁绊太多,曾经在职工大会上提出辞职要求。
本报特约记者 李棣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