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29日

陕西工人报第2版 古城佳节春意浓 图片新闻 “婚宴厨师”魏惠斌 工棚里的婚礼 新春佳节话家常 西安电缆厂改革劳动竞赛方法 图片新闻 省农行为基层职工解决就餐难问题 简讯

当前版:第A2版:第2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2版
02

新春佳节话家常

连声

欢度新春佳节,亲朋相见,自然要叙叙家常。

比如说生儿育女吧,这是人们总要提到的家常活。大家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关系到我国能否繁荣富强的大事情。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任何家庭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只有今天的新社会,我们劳动人民才能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并在春节前后广泛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可有的同志总想着“多子多福”。这种旧观念同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是格格不入的。

 “嫁出的女,泼出的水,生女孩早晚是人家的人”,显然,这是一种封建观念。按照这种旧观念,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上就没有地位,就会被男人任意摆布,就失去了应有的人格。我们要看到,今天时代不同了。在政治上,男女是平等的;在经济上,男女实行了同工同酬;在思想上,“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人们的心里失去了精神支柱;在工作上,男同志能办到的,绝大多数女同志也都能办到。如今男女结婚,纽成家庭,再也不是“男娶女嫁”的附属关系了。而是男的可到女家,女的可到男家;子女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义务。现实不是如此么?子孙满堂的老人没有晚年安乐的屡见不鲜,女婿比儿子孝顺老人的举不胜举。显然,“泼水”一说是过时了。

“养儿防老”,这是许多老人的心理。不否认,在旧社会理应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情况就有了根本的变化,家庭不再是基本生产单位。我们养儿,虽然有防老的一面,但是主要的是为社会尽义务,为国家培育人材。再说,如今的老人基本上是“有儿无儿都得济”的。许多地方不是办起了“敬老院”嘛,我们在城乡不是有社会救济和照顾“五保户”制度嘛!节前,国家民政部不是还发了走访慰问“五保户”和“敬老院”老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通知嘛!可见,在优越的制度下,不管是有女无儿还是无儿无女,同样会受到党和政府及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的。

愿新风尚蔚然成风,发扬光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