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住房年让住者有其屋
联合国确定今年是“国际住房年”(“安置无家可归者国际年”),在一九八二年的第三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上,同时还规定每年十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是“国际住房日”。联合国所以做出这些规定,是为了引起各国政府和世界公众对住房问题的重视。
住房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据联合国人类安置中心的统计,世界约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住的条件十分恶劣,不仅没有水、电及卫生设备,周围环境也很差。更有一亿人口,实际没有住房,他们或住在收容中心、车站、墓地、难民营,或露宿街头。造成住房条件恶劣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迅速增加、农业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自然灾害等等。战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苏联侵入阿富汗,使约五百万阿富汗人沦为难民,越南侵占柬埔寨,使八十万柬埔寨人成为难民,全世界因战争造成的难民有近千万人。
联合国人类住区委员会执行主席阿尔科特?拉马灿德兰,一月一日在“国际住房年”开始之际发表的文告说:“安置无家可归者国际年”的基本目标,是要人们对无家可归者和住房不足的问题给予关切,要求各国政府在这一国际年中作出反应,并为改善穷人的居住条件采取实质性措施。
联合国人类安置中心成立于一九七八年,主要任务是改善城乡住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的管理机构、总部设在内罗毕的人类住区委员会,于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接连召开了第六和第七次会议,讨论了人类居住所需要的土地问题,解决居所的人才培训和举办“国际住房年”的有关问题。
“国际年”是由联合国提议并作出相应决议而确定的,因此,每次“国际年”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近年的“国际年”,由于更注意把关系到全人类利益的问题,把弱者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作为主题,因而更引起广泛的反响。在专题“国际年”中,通过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了国际合作,使某些问题引起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相信今年的“国际住房年”,会使一些没有住房的人得到住房,使住房条件差的能得到改善。(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