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2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6版 奇持的海洋公园 我爱中华 秦始皇陵中有活人殉葬吗? 青城晨雾 故宫的大缸与火灾 太平年月(木刻) 阴阳大裂变

当前版:第A6版:第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6版
06

故宫的大缸与火灾

人们游览北京故宫时,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门前以及庭院里,会看到许多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大缸,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使富丽堂皇的故宫增添了几分华贵。

大缸,古代称为“门海”,意为门前有大海不怕火灾。故宫的大缸。现在仅存大小二百三十一口,分别为明清两朝铸造。明朝多是铁缸,清代多是鎏金铜缸。收大腹,两耳兽面铜环,显得格外的古朴、庄重。缸主要是盛水用来防火。当时每天有杂役从井里打水把缸灌满,春夏秋季是这

样,入冬以后,则“由太监在缸外套上棉套,上加缸盖,下边石座内置炭火,防止冰冻”,直到开春冰化。

说起故宫的大缸来,不能不提一提故宫的火灾。

据有关专家统计,故宫从建成到清朝溥仪退位四百多年间,星星点点的还不算,有记载的火灾就有四五十次。然而一些昏庸的帝王竟视此为儿戏,明武宗看见乾清宫火灾时,付之一笑曰:“好一棚大烟火!”

清代比起明代来要高明一些,尤其是康熙皇帝,对防火比较重视,曾多次降旨严防失火。如“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上渝:宫内各处灯火,最为紧要,凡有火之处必着人看守,不许一时少人,总管等不时巡察。”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初一日,上谕:“奉太皇太后懿旨,今隆冬有风之际,各宫灯火著用心谨慎,不许任意吃烟著不时严察。”一旦失火,对责任者刑法极严,如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失火,有六人被绞刑处死,

故宫真正免遭火灾是解放以后,有了科学的防火设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随之,故宫的大缸也就完成了它防火的历史使命,成了纯粹的陈没物。

(张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