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秀洋州
徐慧屏 杨乾坤
洋县城东十五里,接田畴,依丘陵,有一幽静所在——长青林业局食用菌厂。此处远离闹市,擅地利,得天赐,自有独特风韵,然而此处亦不幽静,一则因长青局名气颇大,四方与之交结,二则此厂非同寻常,便也声名赫赫。
赫赫之由,乃因朽变奇,废变宝。天地赐予,人之智慧,二者火花一迸,遂变通出一番奇妙来。树枝,锯末,本属自灭之物,岂料被有心人赏爱,加工后再接种培养,竟成菌种。有此菌种作用,更使得黑耳、香菇、平菇之类,孳生繁衍,子子孙孙,难有穷匮。诸菌类色香味俱佳,更兼之高蛋白、低脂肪,犹有药用功能,故尔风靡洋州,摇撼秦巴。购得此种者,足不出户,事不求人,只劳吹灰之力,便可生利数百倍,何乐而不为。于是平川振奋,山区昂扬,订单与人流齐飞,食用菌厂尝有供不应求之虞,去年二十四万瓶菌种畅销,今年订货瓶数已近百万。
此情状,人们自然侧目而视,想农民兄弟脱贫致富,思食菌厂行此高着,互利互惠,大益于世,不禁心畅意快,及至一睹该厂食用菌,更为之倾倒:猴头黑耳并银耳,平菇香菇风尾菇……,各呈异色,煞是引人。猴头名贵,不愧菌类之“玉环”;木耳醇美鲜嫩,自擅雍容厚重之态;菇类娉娉袅袅,风流不让猴头,鲜美更胜木耳。有一愚妇,将其胡乱做得一通,竟也香气四溢,宾客赞口不绝,誉之日巧。难怪它风行乡村,畅销都市,无腿走天涯,馈赠亲友,款待嘉宾,一人独享,合家品尝,谁不扬其令名。上海泰康食品厂慧眼卓具,花气力向这里提供技术服务,联合生产罐头,预计国庆节投产,年产千吨,前景洋洋可观。即使是当今陋室之中,产值亦达五六十万元。
财源虽广,这里却取之有道,遂也得了民信,如其不然,为何的人来信往,漫向“长青”?他们虽无争先意,却有恐后情,购菌种,购菌类,竟起一时之盛事。非是独此一家,方才物稀为贵,偌大陕南,食用菌厂数十上百,然而佼佼者,当数“长青”,“长青”成功之诀窍:技术新,服务好,质量高。
长青局长高正生、副局长杨和平见到笔者,言及食用菌厂事,多有满意之情,并运筹帷幄,为之计了长远。二位局长用意殊深:要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食用菌厂更须再上百尺竿头。
“长青”长青,洋州一秀,激香添彩,更见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