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4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还是请律师好 爱的反思 篆刻 怎样办理遗嘱公证 学法律 踏破铁鞋无处寻(漫画) 捕役识盗的奥妙 小议干涉婚姻自由罪 剪纸 美国的私人捕快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捕役识盗的奥妙

王锦春

据《折狱龟签补》记载,一个常年在外跑码头的商人,被强盗杀害了,凶手却逃之夭夭。县太爷限令捕役,将凶手缉拿归案。时间一天天过去,凶手仍无踪影。于是,只好请一位赋闲在家的老捕役“出山”。

众人心急如焚,老捕役却不动声色。这天,众捕役来到地处河边的茶馆喝茶。此时,河面上驶来一条船,船尾晒着洗过的一床绸被,被面上叮了不少苍蝇,并无其它异样。老捕役看了一眼,忙令众人:“快截住这条船,强盗就在船上。”一过堂,那家伙果然是谋害商人的强盗。对老捕役高超的本领,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捕役是怎么得出“强盗就在船上”的结论呢?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运用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他是从绸被的蛛丝马迹发现破绽的:船夫中难有富裕之人,是不会用也用不起绸被的,且洗被子哪有将被面和棉絮一块洗的道理,其中必有文章。再则他又联想到,苍蝇爱叮血腥气的东西,而人血的腥味又不是一下子洗得掉的,从而断定“被子上有血腥味”,得出了“凶手就在船上”的结论。经过这样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使疑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当然,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小故事,把老捕役说神了。无论古时还是今日,以此“奥妙”识盗,亦属武断。尽管如此,也不能认为老捕役识盗仅仅是凭逻辑推理。正是因为有了长期破案实践的经验积累,加上广泛的生活阅历,才为他进行推理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使得强盗在铁证面前,无从抵赖。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