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5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今日“雷刚” 给慈禧一开 工人心中的刘晓庆 《斯巴达克思》(美国故事片) 缺乏幽默感的“五官争功”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今日“雷刚”

——记著名京剧演员马永安

赵晓东

看过京剧影片“杜鹃山”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剧中那个正直憨厚、嫉恶如仇的农民领袖雷刚。他的扮演者就是人们喜爱的著名京剧演员、北京京剧院五团的马永安。

在五彩缤纷的京剧舞台上,马永安最有特色也是观众最为赞赏的就是他坚实的基本功和广泛的吸收力。他曾出色地扮演过古今中外的多种人物,在京剧界还是不多见的。评论界称他是京剧舞台上的一名“性格演员”。

早在北京戏曲学校学艺时,马永安就得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郝寿臣的传授,他演出的花脸戏“草桥关”、“黄一刀”、《法门寺》、“审李七”等受到好评。

马永安热爱京剧现代戏。1964年,他在现代京剧“箭杆河边”中扮演地主佟善田,在刻画人物上很有创新。“文革”当中,他在“杜鹃山”中扮演农民自卫队长雷刚。他热爱这个角色,不过,由于“四人帮”插手“样板戏”,在艺术创作上没有自由。比如按原演出本,雷刚(旧名乌豆)是主要人物,在表现雷刚急于寻找共产党时,有许多精彩的表演和唱腔,很受观众欢迎。可“四人帮”为树“女英雄”,硬把优美动听的唱段移花接木,安在了“主要英雄人物”柯湘的唱段中。为塑造草莽英雄雷刚的武勇形象,马永安提出雷刚应增加些武打,“四人帮”走卒于会泳嘲笑地说:“雷刚全行,还要党代表干什么?柯湘不必来了,她打个电话不就解决问题了么?”就这样,雷刚在剧中原有或应有的一些精彩表演,被“四人帮”一伙破坏殆尽,雷刚成了“三突出”的牺牲品了。

马永安在努力继承传统,演出大量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还着眼于新的艺术创造和深索,他和同志们一起,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排练,终于把莎士比亚名著《奥赛罗》搬上了中国京剧的舞台。演出中,马永安大胆创新。唱腔上,他创用了传统京剧花脸没有的“南梆子”,“反二黄”、“四平调”等新鲜板式,让人耳目一新。为表现奥赛罗的豪放,他上下场多用八字步,同时配以大摆臂、甩斗蓬等动作。看来既是京剧,又形象地显示出人物的大将风度。当奥赛罗开始怀疑妻子不贞时,剧中为他安排了单人静场的“舞刀”,以表现人物内心的烦乱。这里,按照苏联同名电影中邦达尔丘克的挥刀乱砍显然是不行的,而仿效传统京剧来套优美的“刀花”也不足以表现奥赛罗的内心冲动。马永安大胆地吸收了“非洲舞”的动作,让奥赛罗随着“咔咔”的节奏,双臂高举,频频振动,头部侧抬,目视前方,很好地表现了这位黑人英雄复杂的内心活动。

马永安说“京刚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精萃。开拓京剧的表现领域,是我们新时代演员的责任。为此,我愿做铺路石!”

马永安在《奥赛罗》中扮演奥赛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