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启示
王旭 赵英
看完墨西哥电视连续剧“坎坷”,在欣赏它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余,我不由得佩服该剧精悍的出场人物和大量的室内镜头。
据说在《坎坷》开拍前,导演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能不出场的人物尽量不出场,能拍内景的,绝不拍外景。只此一项,<坎坷>的费用就比原计划减少了三分之二。
我们不得不佩服“坎坷”导演这位艺术家的经济头脑。同时也想就我们某些导演在这方面的欠缺说几句话。不知从何时,我们的电影、电视导演中形成了一种风气,剧中出场人物能多则尽量多,哪怕是与情节发展关系极少也令其粉墨登场,拍摄能拍实景就绝不拍内景,哪怕这些镜头无关宏旨。于是,一个拍摄组达数百人,浩浩荡荡忽儿开到海上,忽儿来到大漠,今天在南疆,明天赴北国,竟成了导演乐此不疲之事。结果呢,人、财、物耗费巨大,效果佳的却少。
当然,搞艺术不能只算经济帐,但也不能不算帐。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开展双增双节运动,我们想,电影电视也应该多出艺术珍品而节约不必要开支,这一点还需要学学《坎坷》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