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6月18日
第2版
02

他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记老山前线某部排长李民勤

本报通讯员董祥林吴明晓

李民勤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左眼视力1.7,右眼视力1.9。

本来,他想去当飞行员,可后来当了名炮兵。他说:“炮兵就炮兵吧,炮兵也离不开明亮的眼睛。”

果然离不开。

部队上了前线,上级命令他:到前沿观察哨去,侦察敌情,给火炮当“眼睛”。

他二话没说,带着战士上去了。观察哨离敌阵地很近,越军的直瞄火炮一直盯着这个前沿的“眼睛”,恨不得一炮打“瞎”它。李民勤不怕,他抢着和一名战士钻了进去。白天不露头,一双眼睛死死地看着敌人的一举一动。一天清晨,薄雾轻纱般地撒在山腰树梢。突然,他透过高倍望远镜,发现敌纵深闪出四团亮光,20多秒后,我阵地落了炮弹。李民勤判断,敌阵地后面可能有个炮兵阵地。他经过十多次观察验证,精确地判定了敌炮阵地的位胃、坐标。第二天,他呼喊我五连炮兵,一顿猛打奏效,重创敌一个炮兵连。五连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打这以后,李民勤的眼睛越来越亮,先后引导炮兵炮击50多次,摧毁敌人6门火炮,消灭敌人40多名。

越军输红了眼。没命地炮轰这双嵌在前沿洞里面的“神眼”。在李民勤坚守的4个多月时间里,共打了300多发炮弹,其中30多发落在观察哨跟前,电话线断了又接,接了又断;洞顶上的沙袋炸得开了花,可就是伤不着李民勤。

“这小子眼睛好神!”团长高兴了,又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今年1月4日,步兵某部的还击战斗很快就要打响了,李民勤受命来到前沿阵地设哨观察。这里距敌100多米,越军咿里哇啦的说话声很清晰。李民勤在敌人眼皮下,只用两天两夜功夫,就基本摸清了敌前沿阵地的工事和火力点。战斗打响后,他呼唤我方炮火,把敌人40多个工事、火力点炸上了天。

就这样,李民勤的“神眼”传遍了阵地。

小李的眼睛为何如此神?李民勤的领导和战友说:“小李的神眼,来自勇敢、胆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来自知识”。

一点不假,知识使李民勤本来就很亮的眼睛更明亮了。小李是宝鸡市人,毕业于南京第一地面炮兵学校,专攻指挥专业。他扎实系统地学习和钻研了炮兵射击、战术、侦察、兵器、指挥等理论。还专门订阅《人民炮兵》等军事学术刊物。上前线时,他把专业书籍带上了阵地。在猫儿洞,在观察哨里,他见缝插针地学习,并灵活地将书本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按教材规定,炮击敌固定目标,通常需一个炮兵连打敌一个炮兵排,一个排打一个班。但李民勤在实践中发现,这种打法,由于多门炮同时射击,炮弹散布面大,既不易修正,又浪费炮弹。他大胆建议,用单炮射击,看清弹着点后迅速校正,经过试打,用一个班单射,效果很好,5发炮弹命中4发。

团长再次高兴了:“这小子,不但眼睛神,而且脑瓜子灵,是块好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