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6月18日
第4版
04

事业毋忘后视今

刘鉴

今年五月,法门塔地宫中发现佛骨和大量文物的消息传到北京以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极为兴奋,不顾八十高龄,赶到西安,随即又赶往法门寺。他扶杖而行,坚持看完地宫的每一部分,高兴得连连向法门寺主持澄观法师道喜。

管理文物的同志们深知,赵老作为一位名扬四海、学识渊博的学者,一定想仔细看看出土文物。然而奇怪的是,当他看到保护人员小心翼翼地从冰箱中端出那些珍贵的丝织品时,只看了十几秒钟,就笑着连声说:“快放好,快放好!”

 后来,当他对记者们发表谈话时,人们才解开赵老千里迢迢只看十几秒的原因。他说,目前保护工作最重要,那些珍贵丝绸织品,漆木器若不赶快采取措施,就会失去原来的光彩。他还引用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话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我们今天能看到一千多年前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一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能否看到?到那时,他们就要以他们看到的实物来评价我们现在的思想,技术水平和保护能力。我们的保护工作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险,就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了。

赵老站在历史的高峰上瞻前顾后讲出的这番话,象淙淙清流,注入人们激动的心田。只见笔尖飞动,在座的学者、记者和领导同志对此话十分欣赏,都把这些话记了下来。好一个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此话之涵意,难道仅仅适用文物保护工作者么?举一反三,我们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工作、思想哪个能不接受子孙后代的评说?成绩虽在于各人努力,而历史责任的这杆秤,却?时时在衡量我们的价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