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07月2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鲤鱼一妇科良药 图片新闻 人类的五大需要 永远的愧疚 裙子的色调及图案 刮脸(小幽默) 秦川风味细点——黄桂柿子饼 再“骑”一下黄羊 忌雨淋的盆花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再“骑”一下黄羊

井谷射

周朝时候,第一个向周天子权威挑战的诸侯,正巧是周天子的同宗,郑国的郑庄公。郑国的开国国君原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封于郑的,同周天子的关系在诸侯中为最亲,成仇也最快。再拿郑庄公自己来说,同他争夺王位的,也正好是他的亲弟弟共叔段。《古文观止》开宗明义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正是写的这个兄弟相争的血淋淋的故事。

汉代刘邦开国时,与大臣相约,“非刘氏不王”,也是想靠分封同姓来保住刘氏天下,结果,照《史记》和《汉书》所载,那些分封藩国的众多刘邦的子孙们,大都因谋反或其他罪名,被各代皇帝诛杀殆尽。汉武帝甚至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反正自从有皇帝、侯王以来,帝王家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事,代代不绝,其他无论矣。语云,虎毒不食子,此语就是不适用于帝王家,相反的,《史记·韩长孺列传》倒记载有一句反映帝王家事的谚语;“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

至于前文说到的晋国,这个国家历史上的政变,几乎全是国君的同宗们搞的,成功了,就代替原来的国君,失败了,就全族抄斩。这样互相残杀,杀到晋悼公用祁午为中军尉的时候,晋国国君的同宗一共十一个大族,只杀剩了羊舌氏一大族。所以《左传·昭公三年》,晋国的叔向就向齐国的晏婴哀叹说:“公室(国君及其同宗)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国君)从之。”这也是句有名的话。后来汉代宗室、历史上著名的编辑家刘向,谏劝汉成帝不要重用外戚时,就引用了这个典故。果然不错,到了《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羊舌氏和祁氏两族,因为同晋国国君晋顷公闹矛盾,为晋顷公所灭。《史记·晋世家》说得很透撤:

(晋顷公)十二年,晋之宗族祁侯(奚)孙,叔向子(羊舌氏),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逐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邑为十县。……晋益弱,六卿皆大。 

猜想祁午是继续贯彻“内举不避亲”方针的,所以祁午以后,仍是祁家人掌军权,有权自然容易同国君闹矛盾,所以,其最后结果,则是灭族。甚至那个极有预见的叔向,其后代亦同样不能免于灭族焉!这以后,再过了几代,韩、魏、赵三家分晋,晋亡,进一步证实了叔向的预见。

看样子,越是深究下去,《吕氏春秋》中的这位祁黄羊,也就越发的不经“骑”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