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改革不力在竞争面前缺乏应变能力
渭南地区十三个国营运输企业上半年八个亏损
本报讯 渭南地区交通运输系统从1985年以来,效益逐年下降,到今年6月份为止,全系统13个国营企业,有8个亏损。富平县第二运输公司和渭南市第二运输公司已有5个月无法给职工开工资。
渭南地区货运市场是1981年随着改革开放活跃起来的。当时集体、个体,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一涌而上,争夺市场。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渭南交通运输系统有些国营企业不是发挥优势,及时改变经营方针,面对竞争大胆改革,而是把货运重点从平原转入山区,可后来个体户又逼到山区,使得国营货运部门无路可走,只好弃货从客。货车卖掉80多台,客车增加100多台。1984年私人客运发展起来以后,一些国营企业又没有吸取教训,从改革中寻找出路,而是因循守旧,消极应付,使效益逐年下降,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如渭南市第二运输公司,管理混乱,车辆私拉乱跑现象严重。到今年五月底,该公司已累计亏损831万元。(翟龙 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