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鲜血谱写镧青春之歌
——记与歹徒搏斗英勇献身的青年人李晓实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西安东风仪表厂青年工人李晓实的追悼会在三兆公墓举行。向遗体告别的有党政领导干部、公安战士、工人、学生,还有过路的行人。人们怀着崇敬和悲愤的心情向遗体致哀。
仅仅度过了二十六个青春年华,他匆匆去了,如此骤然,如此悲壮——
一九八七年八月九日下午一时许,西安东城门外,人来车往,喧闹繁忙。
丽新餐馆,正是顾客盈门的时候。晓实来丽新餐馆办完事欲走,忽然发现一个窃贼偷走了一位就餐者的提包。他一边高喊“谁的提包被贼偷走了,快追!”一边双脚跨出门槛赶了上去,却波六个人围堵住。这些人是那窃贼的同伙。他们围住晓实辱骂、殴打。他奋勇搏斗,但不幸被一个歹徒的匕首刺穿肺下叶。晓实倒在血泊中,被送往医院抢救。但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临终前,他还强忍着剧烈的伤痛,问道:“小偷……抓住了……没有?”
李晓实是三原县人,一九六一年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在学生时代,他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正是纪念雷锋逝世十周年,班上开展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
一本雷锋日记,他常常不离身边。雷锋事迹留给他最深刻的是:“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爱人民,恨坏蛋!”
他们学校旁边有座泾惠渠桥,由于桥头高,拉车上坡很吃力。晓实和他的伙伴们晚饭后常在这儿义务拉车,过往行人伸出拇指,夸赞这些干好事的红领巾。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晓实应征入伍,被分配到浙江温州边防前哨某舰艇修理所当车工。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他的青春更加焕发了光彩。滚滚椒江记得,当驻地附近民房失火时,是晓实第一个冒着烈火浓烟冲上屋顶,打断屋梁,阻止了火势的蔓延,他随着屋顶塌了下去。脚受了伤,腰扭伤了,父亲寄来的新手表被喷水枪激坏了,母亲织的新毛衣被烧烂了。可是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火灾毁坏了十几间民房,看到老百姓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我真难受。”
巍巍雁荡山记得,一次晓实和战友骑着三轮车去驻地附近的江南大队买米。回来时,晓实蹬着车,当车行至半山腰时,突然三轮车车闸坏了,车子疾速向坡下冲去。满载大米的车上还坐着一个新战士。路旁坡下是一排住着人的简易营房。在这危急的时刻,他首先想到的是战友的生命安全,便急中生智,不顾个人安危,猛地将车头一拐,直向路旁的水泥柱子撞去。他受了重伤,但战友的生命保住了。
驻地附近那清清的水库也一定记得,那年夏季遭水荒的时候,身患乙型肝炎的晓实硬是不休病假,步履艰难地一天爬两趟山,管理水库三个多月,合理地安排供水时间,使水荒得到了缓解。
一九八四年,晓实从部队复员到西安东风仪表厂当工人。在工厂里,他刻苦钻研技术,成为技术上的尖子;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乐于助人,以他人的欢乐为自己的幸福。
去年的一天,车间一位师傅病了,晓实赶去照料,可出了家门不一会,他的自行车坏了,天又下起了大雨。他便冒雨推车步行四里路来到了医院。师傅看着浑身被雨水淋透了的晓实,十分感动,对人说:“这小伙子心里只有别人,没有他自己。”
他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串串闪光而动人心魄的足迹。最近,东风仪表厂号召全厂职工向晓实学习,象晓实所说的那样,“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壮歌,用生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报通讯员 高玉星
本报记者 赵观进 张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