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月河岸上的一棵松
——记党的十三大代表、汉阴县小学教师查振坤
1986年寒假,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小教研究班,深入6省市的13所小学进行看图作文的抽样检查。抽样检查结果出人意料:地处偏远山区的汉阴县城关“一小”的一、二年级学生的作文的水平远远超过其它12所大、中城市重点小学。人们惊疑,但在文章和抽查作出的数据面前,又不得不折服。他们说:“一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坚持进行教改的结果,而教改的排头兵就是查老师!”
“六年级的学生,信都写不了,这学还有啥子上头?”一位学生家长的话,使这位1957年就从事教育工作的女教师查振坤内心很不平静。“学生的作文能力,难道就不能打破旧教育模式,从一、二年级抓起吗?”一个念头在她的脑海里形成了。1969年秋,她带起了一年级的课,悄悄地开始了她那作文早起步的试验。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遵循的都是低年级识字、中年级阅读、高年级作文的三段式体制,查老师打破了这一套,从一年级教拼音时起就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教小学生们查字典、写请假条、留言条、人队申请书。
她还结合教学进程经常带学生到学校所在的月河旁、山坡上观察大自然的景状和不同季节的变化,引导学生用嘴用笔作描述。这样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大大高出未经这种训练的平行班学生,多能写出通顺明白的3至7百字的短文。查老师的教改经验受到了全国小教行业的重视。一位专家评价说:“查老师的经验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宝库又增添了一份财富。”
随着查老师的教改经验的推广,查老师也成了一些小学争“挖”的宝贝。前不久,西安的一所重点小学要查老师到他们学校工作。西安是有名的城市,所要的学校又是重点学校,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不知要比这山沟里的小学妤多少。但是,查老师想到这里山民的孩子更需要她,便说服了丈夫和子女,仍象月河岸上的那株株松树,深深扎根在汉阴这个山乡中。
(柳青 蒋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