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1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夜谒黄花岗 坦荡荡常戚戚别议 图片新闻 鲜花之路 爱吃蜂蜜的黑熊 图片新闻 钱清镇和一钱太守 神秘的“喀斯特”溶洞 每周一谜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坦荡荡常戚戚别议

郝邨人

孔老夫子毕竟是伟人,所以一部《论语》,便很得后世的敬重,人们也力图从多方面对其解释,接受其遗教,甚至他的一些片言只语,至今仍被当作处世做人的准则。具体说,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此条论语,就常被一些人拉作大旗,以训斥别人,抬高自己。

固然,笑口常开,胸怀坦荡,对人对己,都是不错的。尤其是那种“微笑服务”,似乎更能赢得人们的欢欣:更何况,有人还提出用重赏买“笑”呢。然而,人的面部表情,或喜或忧,或哭或笑,皆感情使然,由不得人们装腔作势。就以孔老夫子为例,他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时,心情亦是郁郁不乐的,不然何以发出“吾道穷矣”的感叹?推而广之,屈原放逐作离骚,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概亦没有好的心境。

 在现实生产中,每个人决不会诸事如意。或者工作中遭打击,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难,或者家人遭到不幸……发几声牢骚,表现一点忧愁,都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过去“左”的年月,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把人整“惨”了,叫人破涕为笑,极不自然。尤其“文革”十年,人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亦没有那种青竹丹阳,莺歌燕舞的宽宏雅兴。即使是今天,对一些不正之风,硬叫人们不怒不怨,亦非可能。

自然,在崎形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亦造就了一批笑容可掬、胖肚宏福的“如来佛”。他们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势下,都可以左右逢源,遇凶化吉。什么倒霉都轮不到他,什么好处都有他的份,他还有甚忧愁的呢?但是这种现象只属个别。所以对多数芸芸众生来说,喜、怒、哀、乐才是事物的必然。

所以,“戚”也善,“坦”也善,因人、因事、因情、因势而异,有喜则喜,有悲则悲,万万强求不得。况且,“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朝气蓬勃是一种美德,潜意识的内省,亦不是一种罪孳。有的人喜交际,善辞令,可以尽兴发挥他们的长处:而有的人离群索居,旷世独立,只要不违法乱纪,亦不必过份苛求他们。对于那些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人来说,对同志,对下级,且不可以个人好恶论是非,更不可在人们脸上贴标签。重要的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做一些化悲为喜的好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