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7年11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夜谒黄花岗 坦荡荡常戚戚别议 图片新闻 鲜花之路 爱吃蜂蜜的黑熊 图片新闻 钱清镇和一钱太守 神秘的“喀斯特”溶洞 每周一谜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神秘的“喀斯特”溶洞

——中越边境轶闻

尹西农

那是一座真正的“喀斯特”大溶洞。洞里倒悬着畸形怪状的钟乳石,曲曲折折,一会儿开阔得象个饭厅,一会儿狭窄得象条小地道。某高地炮兵指挥部选中了这座洞子,是考虑到洞口处于半山腰的死角,越军炮火不容易打到这儿。当时,只是担心洞里面的莽蛇伤人,可实在没想到,洞那头还有比大莽蛇更危险的家伙!

指挥部刚搬来那天,先派了几名最有经验的侦察参谋荷枪实弹地进洞深处侦察,每个人都捏着装有六节新电池的长电筒,挎包里还装着六节新电池。不料十二节电池全部用尽,还没有走到尽头,只好跌跌撞撞,连摸带爬地走回来。

同志们不甘心,于是,重新折回头向那深邃莫测的洞深处走去。这次有了经验,每人挎包里不但鼓鼓囊囊地装了三十六节新电池,又装上了充足的干粮,还背着水壶……当第十八节电池只能发出烟头大点儿的暗红光时,竟然眼前一亮,嘿,是电灯光!

同志们立刻熄灭了灯,侧耳细听,耳朵里传来一阵“叽哩咕噜”的越南话,真是撞见鬼啦!大家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一声也不敢吭。一位同志把随身携带的微型录音机打开,录了足足有二十多分的话才悄悄爬回来。后来把录下来的话翻译出来,原来是越军一个炮团指挥部里的谈话。我们立即在洞深处布上了地雷,并用岩石、水泥和砂袋彻底堵死了通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