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盲艺人的传世之作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李风山
《二泉映月》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小名阿炳)的代表作之一。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青葱的惠山与清冽的泉水,相映成趣,秀美宜人。阿炳对“二泉”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失明前常在此歇憩,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他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不仅将听者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迷人意境,更感人的是他用琴声向人世间倾诉了他这位刚直顽强、辛酸穷苦的盲艺人的坎坷一生。抒发了他对生活的无限感慨和悲愤之情。
《二泉映月》共六段,同用一个旋律音调进行五次变奏,逐层深入,单一集中地塑造了鲜明典型的音乐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乐曲的内涵。乐曲开始,二胡轻轻奏出下行音阶的一句短小引子,好象是一声悲感交集的轻声叹息,从而引出深长动人的主题。这一主题也是全曲的主题,它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徐徐上升后,又逐渐下落,呈微波状,给人以恬静、安稳之感,似是对二泉月夜的淡淡描绘;第二乐句,突然翻高八度,旋律在中音区旋转,打破了前面的沉静,情绪昂扬起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联想起自己的悲惨命运,流露出内心的无限感慨:第三乐句,再翻高八度,旋律在高音区流动,音调柔中有刚,切分节奏的出现,变化音的运用,力度大幅度的对比,使得音乐进行极不平静,情绪更为激昂,倾吐了内心积郁,抨击了黑暗的社会,亦表现了他顽强生活的意志,愤懑中带有憧憬和向往的情感。乐曲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递次深化了它的形象和情感性质。绰注技巧的使用,使音乐缠绵牵人而又略带几分忧郁;碎弓的运用,则令人联想起涟漪中的碎月画面,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深印象。
《二泉映月》是伴随着作者的辛酸悲苦的人生遭遇而形成的,被称为“穷苦盲艺人的传世之作”。它那真挚的乐声,“叫你听得倘眼泪,也叫你听得捏拳头。”世界著名指挥小泽征尔听后感慨地称道:“断肠之感,这句话太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