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子面与臊子面
胥培才
同室住一广东人,人称老广。老广极健谈,尤其是讲起广东人的吃,更滔滔不绝,声称全世界皆食粤菜。我也不甘示弱,吹起了咱们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老广不服气,把眼一瞪,“烧(哨)基(子)面?欺(吃)不来啦,欺不来啦,鹅(我)见人欺过啦。老陕呃,面敲(挑)得好强(长)好强啦,呶,呼,呼噜噜带着响就下去啦,不用牙,不用牙哦。怪不得叫烧基(哨子)面啦”。我纠正他,是臊子面,不是烧基(哨子)面,还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查出“臊子”词条,给他念,又讲了水浒传第三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好汉鲁提辖便是陕西延安府的,他要镇关西给他“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作臊子”,说明臊子是有来头的。老广扳着书认真地看了看,“这个怪不得鹅啦,你们的饭馆写的是哨子面,吓鹅一跳啦,还以为欺着带响欧”。老广也算得个有心人,正儿八经地写了“哨子面”三个字给我看。他也翻开字典,查到“哨子”条,念道:能吹响的器物。
可不是吗,我后来留心看了一下,几乎所有的面馆都写的是“哨子面”,而非“臊子面”。臊子面的故乡,连字都写白了,难怪引起了人家的误解。更有些面馆还大言不渐地挂着“正宗”的招牌,我想,要卖正宗的臊子面,还是先把那几个“非正宗”的字儿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