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2月11日
头版
01

不用父母的血汗摆排场耍阔气要靠自己的劳动美化家庭生活

廖自繁陈锋俭办婚事被传为佳话

本报讯 去年底的一天,是东方机械厂一位青年的大喜日子,但这天人们没有看到迎亲的车队,也没有看见高档的嫁妆和家具,更没看见宾朋满屋,海吃大喝,他俩的新房里只有一张床、一个半截柜、一对电镀椅。一个挂衣架。新郎一早骑上自行车从单位宿舍把新娘接到家里,中午,新郎家请女方两个亲戚吃了一顿自做的饭菜,就算办完了婚事。

这新郎名叫廖自繁,今年26岁,是东方厂51车间的工段长。新娘名叫陈锋,今年22岁,是西安市韩森寨街道办事处的会计。去年8月,两人开始谈恋爱,小廖的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12月初,小廖告诉妈妈说,他要准备结婚了。小廖母亲便一次拿出四千多元让儿子购置结婚用品,但小寥却只拿了五百多元。他想:母亲辛劳了大半辈子,存一笔钱不容易。现在她年纪大了,我应该把这笔钱留给母亲,让她过一个安逸、宽绰的晚年。自己结婚时,不请客,不收礼。不叫车。不买高档家用电器,办一个俭朴节约的婚礼。以后需要买什么东西就靠自己工作挣来的钱买,以自己的劳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实现家庭现代化。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陈。小陈说:“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年轻人,要自力更生,革除旧观念,抵制奢侈浪费风,婚事新办。”于是,两人商定,把家里现有的一付床头和半截柜刷新,再买一对电镀椅,一个挂衣架,就算置办好了结婚用品。但两家老人听了他们的打算后,不同意,小廖的母亲说:“你有孝心,妈很高兴。但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能太简单了,起码得买一套家具吧!”小陈的父亲也说:“最起码叫辆车接接人吧,要不显得太寒酸了。”原来小陈家的一个亲戚在附近一个干休所开小车,要辆车是很容易的。小廖和小陈一起做双方老人的工作,劝告老人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只有大操大办,才算是重视儿女的婚事。过分铺张,不但没有实际意义,还会污染社会风气。就这样,两家老人都被说服了。

小廖和小陈的事在东方厂引起了反响,不少大操大办婚事甚至为此而负债的人感慨不巳,后悔自己不该当初。一些准备办喜事的人,也表示要向小廖学习。经车间全体职工推荐,小廖还被评为厂1987年四季度“十佳”好人好事之一。

本报通讯员 王舜

本报记者 柳叶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