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煞住奢侈风俭朴办婚事
近几年,婚事大操大办风日盛,一再升级,讲究的不再是二十四条腿齐全,也不是三转一响带卡嚓,而是电冰箱、大彩电。收录机之类了,结婚之日,更似迎送国宾一般,哪怕双方近在咫尺,也要车接车送,少则几辆,多则十几辆,穿街过市,直至某家饭店、宾馆。待客之礼,更是惊人,少则五六桌,多则十几桌,山珍海味,大吃海喝。
诚然,婚事乃终身大事,人生大喜,适当庆祝一下,热闹一番,也无不可,但问题在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就不好了。何况,作为新时代的新人,应该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把精神文明的追求放在首位,而不应该沉缅于物质享受。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有所提高了,当然不能在结婚时还象上一辈人那样清贫。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水平仅仅是改善了些,有的是手头稍微宽松了些,还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若只图一时耍阔气,摆排场,铺张浪费,势必落个“先甜后苦”。不少人家,底子还很薄,更经不起大的折腾。可是,为了跟人家攀比,硬是打肿脸充胖子,东拉西借,负债累累,这无疑会“变喜为忧”。
人常说,“吃饭穿衣量家当”。劝要办婚事的青年朋友,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家当”,不要为了一时的排场痛快,而给父每、家庭和自己带来长久的不痛快。婚事俭办,绝不是“丢人”“寒酸”,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举,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俭朴的美德,摒弃那种好面子的虚荣心。把不顾国情、家情而一味追求“高消费”思想抛得远远的。
春节期间,会有很多青年朋友办喜事,愿大家都能象廖自繁和陈锋一样,作个抵制奢侈浪费之风,俭朴办婚事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