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3月12日
头版
01

黄龙山林业局创出“中国式的造林法”

黄龙变青龙 高原现“绿洲”

本报讯 黄龙山林业局因地制宜,绿化荒山,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处,植造出了一个纵长60公里,横宽45公里,面积19.4万公顷的“绿洲”。

这个林区是解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1962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黄龙山林业局。该局在资金匮乏、劳力不足的情况下,以营林为基础,全面推行封、护、造、育、用相结合的森林经营措施,创造出了被国外称为“中国式的造林法”,受到有关部门高度评价。30年来,该林区累计造林53万亩,保存面积达50.9%,比全省平均高出25.9%。

长期以来,该局还千方百计保留和扩大目前的树种,改造次生林,摸索出了一整套改造次生林的经验和方法,获得显著的效果。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该林区经过抚育改造的次生林有90多万亩,使森林面积扩大了371万亩,林木蓄积量增加了387万立方米,为国家提供商品材66万立方米,实现了周总理生前提出的“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要求。

但是,经管这个林区的职工仅有600人,他们每人担负的经营面积近4500亩,是全国国营林场平均管理面积的3倍,比我省森工系统各林业局高出6.5倍。然而,这些职工为了造福于人民,扎根山区,不分昼夜,苦干巧干,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国家和人民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姜可太 党太和

武士堂)?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