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3月12日
第4版
04

图解艺术的《逃港者》

张书省

如果不是有《逃港者》这样一个吸引人的片名,如果不是有朱琳和周里京以其独特的魅力充当影片的主角,我实在不愿意再回溯这部影片。

影片是以在特定的历史年代和历史环境中的一伙深圳的年轻人逃港开头的,那万里阴霾,大雨如注,那迷蒙的景,木然的人,那充满坎坷的山间路,波涛汹涌的大海湾,特别是那阶级斗争为纲的黑色大字,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氛围。由于艺术的真实的魅力,观众被这情节和场面紧紧地吸引了一阵子。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进展,逼真的现实生活不见了,强烈的艺术激情不见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变成了僵硬的政治口号的传话筒。还处于实验阶段的深圳经济特区一下子成了豪华的人间天堂,香港人竟也摩肩接踵地登山远眺(还要借助高倍数的望远镜)这天堂景色了。而香港一下子由过去的因现代化气味而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地方突然变成了只有苦闷和徬徨。艺术是给人以陶冶和教化的,但这种陶冶和教化决不要赤裸裸地政治说教,而要求应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鼻祖一百多年前早就告诫过的。然而《逃港者》恰恰与此背道而驰。观众觉得在接受一场货真价实的政治教育。

当然,艺术也可以为一定的政治服务,但艺术永远不能去图解政治,那样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