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改革工会要与党政同步进行
本报评论员
在改革的大潮中,工会体制改革的任务已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我省各级工会干部人人话改革,处处搞改革,这种局面不仅喜人,而且催人。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企业工会不是积极、大胆地探索体制改革的路子,而是犹豫观望,想在党政体制改革告一段落后再去搞。显然,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做法。
省总工会七届六次委员(扩大)会议上提出:“当前许多企业正在进行党政机构和编制的精简,工会也应同步进行相应的改革。”从一些先行企业的实践看,坚持“同步进行”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便于党政工在改革上搞好协调配套,妥善解决企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二是便于同党政干部任期目标一致,换届改选时间统一。党政工干部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三是体制改革中的一些工作或活动(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搞民意测验等),可以合并或连续进行,利于节约时间和经费。四是利于贯彻、落实党的任人唯贤、一视同仁的干部政策。对精简下来的党政工干部可统筹安排,各得其所,防止出现有的学有专长的干部因编制满员而无处安排的情况。总之,“同步进行”是利多弊少,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必须指出的是,“同步进行”指的是时间概念上的同期性,并非是所有事情都要来个“一锅煮”、“一刀切”。在实施过程中,工会要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要有自己的改革精简方案,这一方案应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在理清主要职责的前提下,注意充分体现群众化、民主化的特点,注意与经费承受能力相适应。具体怎么搞,部门怎么设,人员定多少,要恨据上述精神,由工会提出意见,经职代会讨论来决定。要把体制改革的过程,真正成为强化民主政治,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过程。
工会自身改革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工程,既要勇于探索,又要防止草率行事。我们要在积极、稳妥的思想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搞好工会自身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