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天马”奔腾 追认个甚 飞流直下 白水仓颉庙 一四四次列车之夜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天马”奔腾

王晓鹏

现在,人们都忌讳用“万马奔腾”一类泛滥于“大跃进”年代的词语来概括形势,但是近来,我却常常想到马,眼前时时浮现出那激人奋斗的一幕。

在伊犁开过了西部文艺研讨会,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我们乘坐的车子在伊宁东南的巩乃斯河谷停下来。出车四望,满目翠绿,连山腰的青岚、山顶的白雪和碧空,似乎都染上了淡淡的绿色。双脚一迈,踏在绒乎乎软绵绵的草地上,不住地摇晃,飘逸,好象踏着风平浪静的大海,身体仿佛轻了许多,大有飘然飞升之感。野花也多极了,五颜六色满山川都是,使得无垠的大草原流香溢彩。我们从口内去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扑向大地,有的坐,有的躺,有的干脆爬着,让面颊贴着花草,尽情地吮吸芳香。惹得山岗上的一大群哈萨克人,直望着我们发愣。

隐约有“踏踏踏”铿锵而有节奏的声音传来。俯视岗下,但见一团彩云贴地飞来,眨眼就到了近前。嗬,原来是赛马,骑手都是十多岁的少年,也不备鞍鞯。那各色马匹扬尾振鬣,飞蹄腾空,象流星一闪而过,转眼又消逝在绿霭里了。倏而又折转回来,从眼前划过。

我惊异地眺望着,耳畔那“踏踏踏”的节奏渐渐有了诗韵:天马呼啸着,象神龙飞奔而来。它腾越昆仑,跑遍了西域。雄鸡报晓时,它穿过了幽燕;太阳刚偏西,又在吴越吃水草。它那飞山驰野的速度呵,真象闪电一般。这是诗仙李白《天马歌》中的诗意,其中歌咏的“天马”就是我们眼前的伊犁马,传说是伊犁河的龙种变的。早在李白之前,公元前105年,它就以“天马”的美名载入了史册。那年,一千匹良马从伊犁河畔被献到汉都长安,这种马魁梧骏美,能征善战。汉武帝龙颜大喜,即兴赋《天马歌》,并应献马的乌孙国王请求,先后把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给了他,传为联盟和亲的历史佳话。悠悠两千载过去了,伊犁马的禀赋历久不衰,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次的赛程长达20公里,跑得最快的才用了25分钟多一点儿,平均1000米才用76秒,而最大的挽力竟达8658斤,在第一届全运会万米赛中,它把许多名马远远地甩在后头,荣获全国第一,曾被誉为“北京红”。

这边正给赛马的优胜者颁奖,就见人丛中走出了两人两骑,那是一对盛装的青年男女。他们比肩并马,又说又笑地款款而去。大约是一对热恋的情侣吧,他们不耽于热闹的场会,找幽静的地方谈情说爱去了。不料走了老远一截,男的突然拨转马头奔逃而来,女的见状,回马穷追不舍。两匹马如离弦之箭,四肢几乎与地面平行着飞驰。英姿勃勃的姑娘似乎怒了,高高地举着马鞭,直在男的头上挥舞。

“啊,吹啦!”谁在惊呼。

“哪里哟!这叫克孜库瓦力”,就是‘姑娘追’。”陪送我们的陕西老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委宣传部长陈宏博哈哈大笑着介绍说,“去的路上,小伙子可以任意逗趣,姑娘却不能生气,折返时就可以报复了,姑娘甚至可以鞭打他。不过许多青年男女就是这样结成伉俪的。”怪不得只见那皮鞭高高地在头上旋绕,即使偶尔落在小伙身上,也总是那么轻而有情。

于是我们都不甘心于作壁上观了,各自向牧民借了一匹马,摩拳擦掌地也要“试一试”。怎奈马也欺生,你脚一沾镫它就明白上来个“老外”,任你怎么吆喝,硬是不听使唤,急得西北大学的费秉勋先生直喊:走!走!怎么不走?”省作协的王愚心一慌,从马上栽下来,幸亏有海绵一般的草地托着,竟然一点儿也没损伤。省文联的肖云儒还算可以,被马驮着一直前去,只是他左拉右扯,硬是拨不转马头,眼看溶入绿蔼里去了。我过去好赖骑过马,自我感觉驾驭自如,放马疾驰。只感到草原在荡漾,苍穹在跳动。那心情,真好象当了一忽儿成吉思汗,高举着马刀冲向敌阵……

正自得意间,山岗上响起了沉郁的牛角号声,刁羊开始了。就见四五十剽悍的骑手,呼啸着从高肢上飞腾而下,象磁铁吸钉一样,猛地聚到一起,俯身去抢拾扔在地上的一只无头彩羊,你推我搡,乱做一团。继而又象急流中的旋涡,不停地流转,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数不清的马蹄擂着大地,隆隆声震,伴着萧萧嘶鸣和骑手的呐喊,使你俨然置身于威武雄壮的占战场。

我自忖参与其中,势必被掼下去,为乱马踩碎,急忙打马上岗,伫马观战。

这当儿,一名骑手夺到了彩羊,挥鞭策马飞驰而去。冷不防斜剌里穿出一骑,硬是给夺了,岂料眨眼工夫,彩羊又被身后赶上的一位就势抢去,这位于是拨转马头,发狂似地奔驰起来,整个马群便象慧星一样在草原上掠过。赶在最前面的一位看着就要追上,身体猛地向侧前方顷斜出去,伸手抓住了一条羊腿。持羊者并不放松,于是身体也倾斜了。后来的一骑趁机锲入,抱住了彩羊的腰。马群便又凝聚在一起,象旋涡一样流转着……

这是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智慧与意志的竟争。时隔两年,那“踏踏踏”的马缔声扰在我耳边回响。而且,当亿万人民象擎着尚方宝剑一样,捧读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上的报告时,我愈觉着那“踏踏踏”震动小小寰球的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大,它回荡在西域,回荡在幽燕,回荡在吴越滇蜀……噢,它发自十亿人民的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