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4月3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如何理解《红高粱》 总想起阿Q的“名言” 此时无字胜有字 银幕上的三胞胎 图片新闻 《没有陪嫁的新娘》 幽默画 “五一”填唐诗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此时无字胜有字

——无字书妙用拾零

王世侠

文字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也有“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时候。

在我国古代,多数帝王在驾崩前,总要嘱咐近臣为他死后树碑立传,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却独辟蹊径,遗言世人只在她的陵前竖一块无字碑,对此评论者甚多。或云女皇有自知之明,千秋功罪,让后人评说;或云女皇自认为功高盖世,使用文字已无法记载其无量功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家都不否认;女皇此举胜人一筹,不同凡响。

相传清朝时候有一女子思念他的丈夫,饱受别离之苦却不会写信诉怀,便在纸上画满圆圈寄给丈夫。她丈夫不解其意,请秀才释疑,秀才提笔写道:“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解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分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略圈儿画到底。”如是解来,那满纸圈儿,虽无一字却意味深长。

无独有偶,某地民俗:男女相爱,女方多以一方素帕相赠,上面不题一字。有位佚名诗人见后,顺口吟成一诗:“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诗中以“丝”谐“思”,读来横生妙趣。

《随园诗话》中记载:有位叫郭晖远的男子,一次误将一张白纸寄给其妻,其妻接后大动感情,欣然题笔写道“碧纱窗下启缄封,尺纸从头彻尾空,应是仙郎怀别恨,忆人全在不言中。”据说郭晖远事后将错就错,夫妻之间越发情深意浓。

不作一语而言在其中,古今中外亦有不少学者细心追求。据说雨果写成《悲惨世界》后去信给出版商询问出版事宜,全文仅用一个“?”号.妙在出版商的回信也堪称上乘,全文竟只用一个“!”。两信珠联璧合,相映成趣.一时传为美谈。

以今人眼光纵观无字书种种,此中确有无穷妙趣。窃以为在品评玩味之佘,亦应悟出本文之要旨:写文章当惜墨如金.

愿与诸君共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