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5月26日
头版
01

七届人大代表阎秦生提出

放宽政策振兴我省中草药加工业

本报讯 新当选的省人大代表、西安自力中药厂厂长阎秦生在七届一次人大会上说:只有对医药生产实行特殊政策,放水养鱼,才能改变我省中药生产的落后状况。

阎秦生代表说,陕西有发展中成药的优势。首先有资源,秦巴山区草药丰富,天麻、杜仲、甘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其次有秘方,中国历史上11个王朝在关中建都,不少宫廷秘方流传民间。

他说,问题在于怎样发挥这些优势。目前我省15个中药厂年产值仅有3000多万元,而杭州一个中药厂年产值就是两亿。为什么?就是外省政策放得活,给医药生产以特殊政策。外省或将药材出口换汇,或深加工再返销,两头赚钱,而我省对深加工的中成药企业投资少,原材料购销政策又不活,造成原材料外流。

阎秦生厂长不无忧虑地说,医药生产企业是经济效益和让会效益并存的企业。可现在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已涨到企业难以承受的地步,以“六味地黄丸”为例,这种成药原材料之一的山芋肉,1983年时每公斤20多元,眼下卖到260元,涨了23倍,核算下来,每盒“六味地黄丸”要卖5元多,企业才有微利,但国家核准出厂价为2.40元,为了保经济效益,企业不得已只好放弃生产,致使“六味地黄丸”奇缺。

阎秦生代表说,为了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我们中药生产企业愿意尽心尽力。但我们也希望有一个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促使这一愿望的实现。 本报记者 韩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