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倒奶事件”后赵金礼如是说
扶风县食品厂职工愤然把万余公斤臭奶倒到县政府大院的奇闻在《工人日报》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起“倒奶事件”的“主谋者”赵金礼为何如此举动?最近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他。
30岁的赵金礼毕业于西北大学生物系,县人大代表,现任该厂生产股股长。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并非有意让县政府丢丑,也不是出于什么个人目的而同县上领导过不去,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厂和东西湾村第四村民小组的纠纷时间长了,至少从1985年以来,因租地、雇请临时工等问题,曾多次发生过摩擦,小到吵嘴骂仗,大到停产、阻止卸奶。1985年4月和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我们厂的鲜奶因此曾两次变质,仅前一次就坏奶6896公斤。当时,县上的两位领导就在现场。这些情况,我们多次向上反映,虽然镇上也几次出面处理,但都没有解决多大问题。这次,又发生了这样的问题。我想,只有采取非常办法,问题才有可能得到妥善解决。
当记者问到和他一起去县政府倒奶的同志当时的态度时,赵金礼说:当时,一些工人吵吵着把这些坏奶倒到县政府,我也正在气头上,因此,也有同样的想法。起初,我想给厂领导说一下,但考虑到他们不会同意,就自作主张了,由于心情一样,我一叫,10来个同志都积极地上车了。现在,眼看着白花花的鲜奶被糟踏了,大家的经济收入减少,怎能不憋气呢!
“倒奶事件”的后果将怎样?赵金礼坦率地告诉记者:我是本县农家出身的大学生,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工作,为的是给家乡尽快富起来出把力,以此来报答父老乡亲的养育之恩。我们把臭奶倒进县政府,只是希望能触动上上下下的“人民公仆”。至于我个人将因此怎么样,我没有想那么多。 本报记者 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