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06月18日
第3版
03

一种商品为啥有几种价

——市场漫谈之二 贾同新

让我们共同对改革前的流通体制和购销政策略作回顾。

在流通体制上,实行的是按行政命令层层调拨的封闭式单渠道商业体系。县城零售商业和供应区内的基层供销只能从三级到二级、二级到一级批发部门这样逐级进行商品调拨。七十年代,一些企业曾几次冲出这种框框的束缚,到外地去采购,却受到上头三令五申地禁止。

在购销政策上,工业和商业之间是单一的统购包销,同一市场的商品,不论季节、地点,只能出现一种价格。

改革结束了国营商业的垄断经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新格局。工商间的购销形式也改为统购、计划收购、定购、选购、工业自销以及工商联销等多种形式。

在商品价格上,出现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86年9月,渭南市物价局据上级文件精神,在渭南市内使用统一商品标价签,红色标价签用于国家定价商品,即价格不允许上下浮动的商品;兰色标价签用于浮动价商品,即允许企业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价格可以上下浮动的商品;绿色标价签用于议价商品,商业企业可根据进货的渠道、环节、季节、地域的不同而灵活作价。甚至商品质量的优劣、批量的大小,顾客的喜恶都能对商品市价产生影响。

聪明的商业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运用价值规律调节商品销售。

亲爱的读者,谈到这里,你对同一商品为什么会出现几种价格就明白了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