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美 委婉动人
——浅谈蒲剧《苏三起解》的音乐
李风山
山西运城地区蒲剧团在西安演出的《苏三起解》,是一出改得成功的好戏。该剧的音乐和唱腔既保留了蒲剧充满激越的特点,又以抒情柔美见长,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主题音乐是根据蒲剧音调而创作的。旋律恬淡委婉,清秀热情,突出了“新”、“美”二字,是作者精心用纯音乐塑造的苏三形象,主题音乐贯于全剧,曾多次出现,起到了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深化剧情的作用,使得全剧完整、统一,以抒情见长。在苏三认崇公道为义父后,主题音乐突然节奏变快,配器加厚,演奏的音量增大,曲调也因此而变得自然热情,欢快喜悦,充满着活力,寓意着苏三这个可怜的烟花女子的不幸遭遇,得到了世人的公道评论与同情,亦暗示她的未来是有希望的,苏三似乎也已看到了她的希望之光。
《苏三起解》的唱腔设计是成功的。作者在继承传统唱腔板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借鉴吸收了兄弟剧种的“清板”淡雅入情;紧二性和流水的混合穿插运用,环环紧扣,热烈丰富;和声配器,浓淡相宜,绚丽多彩;八十多句的《世人谁把弱女怜》唱段,充分展现了蒲剧的重要板式介板、二性的抒情、叙事和旋律性,满足了蒲剧迷的视听之“瘾”;更应赞赏的是创造发展了蒲剧“五字句”新唱腔。“青丝带身边,苏三把郎盼……”,这两段八句用“青丝”表达爱情的唱,采用了民歌旋法,曲调含蓄秀丽,柔美缠绵,具有浓烈的蒲剧韵味,又流露了流行民歌的特点,很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尤为青年人赞赏。
《苏三起解》的曲作者,大胆探索、创新求美的作法,丰富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表现力,也为演员发挥其“唱”的艺术提供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并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正如观众所说:《苏三起解》是改革声中诞生的一朵鲜艳夺目的蒲剧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