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五位孤寡老人的好儿子
记宝鸡市“敬老好儿女金榜奖”获得者汤本武
前不久,在宝鸡市召开的“敬老好儿女”颁奖表彰大会上,宝鸡发电厂退休工人汤本武获得了“敬老好儿女金榜奖”。30多年来,他先后义务照料了5位孤寡老人,使他们幸福地度过了晚年。其心之诚,其时间之长,其精神之可嘉,实在令人赞叹!
1965年的一天。渭滨区河滨乡三合村80多岁的邵秀莲老太太,拄着一根木棍,背着一捆柴禾,趔趔趄趄地从清姜河上通过,稍不小心随时都可能掉在河里。这时,路过这里的宝鸡发电厂青年工人汤本武急忙跑上前去扶住老太太,背起柴禾送老人回家。从交谈中汤本武得知,邵大娘的丈夫早年去世,儿子又因工死亡。政府在经济等方面给予了照顾,但因她年高体弱,生活不能自理。从此,汤本武就把照顾邵大娘的事全包了下来。一有空就来到邵大娘家里,进门后,他不是扫地、抹桌、买菜、做饭;就是担水、洗衣、劈柴、割草,啥脏活累活都干。邵大娘牙齿掉光了,汤本武经常在自己家里做点好消化的饭菜给老太太送去。星期天、节假日,他就干脆用架子车把老太太接到自己家里,让老太太也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一次,邵大娘想喝醪糟,不会骑自行车的汤本武,一路步行到市区,走东街串西巷,好不容易在宝鸡市西关才买到了半斤耢糟。邵老太太喜得逢人便说:“汤本武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就这样他一直把邵老太太伺候到下世。
星转斗移,汤本武由青年变成壮年,又从壮年进入了老年。这30多年来,在汤本武的精心照顾下已有4位孤寡老人告别了人间。1984年,汤本武得知宝鸡发电厂附近有一位79岁的胡桂珍老太太,没有子女,老伴去世后只剩下她孤身一人,他就又挑起了照顾胡桂珍老人的重担。一下班,他顾不得回家,就来到老太太家里,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帮她料理家务。为了让老人掌握起居时间,还专门为她买了块手表。每逢春暖花开,汤本武就用架子车拉上老人进公园,逛商店,和儿女们陪着老人散心。1986年秋季,胡大娘拉肚子不止,已经脱水,不省人事。汤本武立即把老人用架子车拉到厂医务所,又拉到宝鸡市中心医院,用自己的钱给老人挂号、看病,他还给老人买来好吃的,一勺一勺地给她喂,一连守候了四、五天。他见老人病情慢慢好转了,这个厚道汉子,顿时高兴得象小孩似的哭起来,别的病人还以为他是老太太的儿子,他听罢笑笑,默认了。
汤本武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了解他家庭情况的人都感到惊奇和佩服。是呀,他家里有7口人,妻子和5个孩子要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来养活。经济比较困难。有时汤本武只好挖些野菜当菜吃,却甘愿拿出些钱来给孤寡老人买药、买吃的、用的。有些人对汤本武有一手钳工手艺不出去挣大钱,却要伺候这些孤老婆子感到不可思议。起初,他爱人也埋怨他。他说:“我们是国家职工,要为国家和社会分忧,给孤寡老人解愁。让他们也能享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事情,苦点累点,值得!”一席话说得他爱人也笑了。
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