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8年12月0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人间重晚晴 从王蒙作品参赛落选说起 罕见的秦盾 关于“牢骚”的牢骚 图片新闻 巧将药名入对联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罕见的秦盾

张文立

盾是古代一种防卫兵器。它的使用是武士左手持盾右手执刺杀兵器。敌人的矛、戈或箭矢射来,武士蹲跪在盾后,或用盾格挡,以避锋芒,然后向前进击。所以便有了矛盾这个典故和词汇,又因为前刺的兵器是一种叫戈,而盾在古代也叫干,于是干戈二字也便成了战争的代名词。

盾的出现稍晚于戈、矛,但在殷、周已经有了。武王伐纣时,在牧野誓师,便命令他的士兵“称尔戈,比尔干”。就是举起你们的戈,把盾互相并起来,形成一条进攻中的防卫线。盾出现以后,在古代战争中便经常使用。但是,出土文物中却很少见到。目前,我们可以见到最早的盾,是秦汉时的盾。汉代的盾,在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中发现了410个盾的模型,是木质的,平底,上小下大,大体呈梯形,制作简单,形体很小,高不足10厘米,宽3—4厘米。

1980年在秦陵发掘出土的秦陵一号铜车马上,发现了秦代的盾。它被放在一号铜车的右锜内侧的盾囊中。经过修复,1988年5月1日才同观众见面。这把铜盾高38厘米,底宽24厘米。它应该是秦代战斗中实用兵器的一半大小,依此折算,那么秦代的盾应该是长约76厘米,宽约48厘米。它完全可以掩护一位武士的。这把铜盾,里外都绘有彩色花纹。它的边沿是一圈勾连的图案花纹,圈内对称地画着以龙纹图案为主的龙、云图案。这些图案,分别为白、红、蓝等色,色彩艳丽。并且用颜料堆塑起来,形成浅浮雕的效果,显得沉雄华丽。这样,一方面它的图案同铜车马的图案协调一致;另一方面,究竟是距权贵者近,事事都可以显出帝王的威仪来。

盾的使用最初在战车上。车上载盾,是为了防卫外来袭击。秦陵一号铜车马安装在车前面的戎车(兵车)上。它的任务是保卫安车不受袭一击。因此,车上既有进击用的弓驽,还有防卫用的盾牌,集攻防于一身。它形像地体现了秦始皇帝车队的防卫状况,为我们认识古代兵车及帝王銮驾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盾上的花纹和图案则为了解秦代的彩绘艺术、社会高层生活风貌提供了可视性的材料。尤其是在目前发现古代的盾十分稀少的情况下,它的出土就更显得物以稀为贵了。(摄影 杨弄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