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太家的聚餐改革
黄桂萍
邻居马老太太近来很高兴,逢人就夸她的儿女懂得心疼老人。原来,上星期天儿女们按惯例回来探望,与过去不同的是,这次不让老人动手,而是由他们自带菜肴、各显烹调技艺,办成一次既热闹又省事的“家宴”。
马老太太家的“聚餐改革”,改得好!一是真正体现出“敬老爱老”。老人操劳一生,儿女大了,理当享几天清福。可是有的年轻人不知体恤老人,说是回家看父母,一到家里,却自顾自地谈天说地,打牌看电视。可怜年迈的父母还要忙饭忙菜。难怪一些老人平时盼儿女回,及至到了假节日,又感到力不从心,实在吃不消。二是革除了经济上的“共产饭”,俗话说,“水往下流”,父母宁可“克”自己,也要让儿女吃得好。即使退休劳保钱少,节假日招待儿女们也决不小气,但做儿女的却不能因此而心安理得,象马老太太的儿女“自带菜肴”的做法就很好,现在一桌家常“便宴”,备有一二十元也不行,如果节假日吃喝全由父母包了,这笔开销不是一个小数字。儿女们倘若真的“尊老”,怎能不算一下经济帐呢?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在改革,家庭也有新家风。儿女们探望双亲,最好是能做到精神、物质两方面都叫老人顺心如意。因此,我希望马老太太家的“改革”能继续下去,并发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