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奏鸣曲(报告文学)
王宗禄
在西北电建四公司的职工中,无论你找到谁,工人还是干部,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工作虽苦,却干得舒心。”
“舒心在什么地方呢?”我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它的内核。于是,我把采访镜头对准了他们公司的领导班子。
这是一个约4000人的土建公司,散布在西起玉门,东至渤海湾的十多个施工点上,象一条嵌满宝石的玉带,系在祖国的腰间。但要把这支万里长蛇阵扒拉开,没有三头六臂是不行的.
“我有九头十八臂.”经理风趣地说.
我们都笑了。没想到这位老穿着古板中山的朱明清经理,说话竟如此幽默.当然,也反映了他对由党委书记、副经理和工会主席组成的9人公司领导班子是满意的。从他那得意的眼神中可以到这一点。
四公司的领导班子中,8名大学生,1名中专生,可谓文人集中的地方,但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在他们之间,架着一条传递心曲的热线——理解。
1987年初,由公司第一副经理升为经理的朱明清,曾当过技术员,政工干部和副总工程师,对理解的最要性体会很深。上任不久,就找党委书记朱端纯长谈了一次。
“我挑这付担子,觉得份量不轻呢.”
“你放心大胆地干,我和党委全力配合。”
拳拳赤诚的肺俯之言,把两颗心束在一起了。经理调整公司机构,书记就主动将行政权力统统归还,留下一个党委办公室着重抓党工作,协助经理做施工过程中的思想工作,全力保证经理领导和组织生产措施的实施.
经理、书记的步调一致,带出了一班人的精诚团结和开诚布公的好风气.经理有事,喜欢找大家商量,其他成员碰上了难题,也主动向经理请示.凡经理决定的,几位副经理和其他人员都奋力去完成,不打丝毫折扣,使整个公司工作热气腾腾,红红火火,连续两年超计划完成产值、利润指标,受到上级好评.
最难的是工会主席鲁安光这个角色。他既要支持经理改革,又要维护职工利益,弄得不好,就会成为钻进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
比如对病假者发60%的工资问题,“开始职工反响很大。我们就到群众中去做工作,宣传经理的意图主要是治那些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又向经理如实汇报,作了些补充规定,即:每月按劳保条例有关规定,给予补贴,人人皆大欢喜.”他略为停顿了片刻,感慨地说:“我们的经理是个民主意识很强的÷经理,我们的意见,只要对,他总是全力支持。所以,我们的工作感到很舒心。”
舒心,并不等于没有矛盾.1988年10月份,在撤消一、三处,合并成立咸阳分公司时,各自不同的心态就反映出来了。
有的担心被合并下来的处领导不好安排。
有的怕两处条件不一,合并后会闹矛盾。
更多的人则是从工程需要出发,同意成立分公司……
会上争沦激烈,会后都能按决议分头做工作。有个处副主任(正科级),平时工作不错,这次因分公司领导名额有限,要他改做分公司总务科长(副科级),不仅职务降了,而且还要降半级工资。这样的工作,按常规量很难做的。经铆理、书记,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一起找他谈话。
“你对这次工作变动有何想法?”
对方没有吭声.
沉默也是一种意见.。经理、书记推心置腹地说:“我们主要考虑你过去管过生活,对抓后勤有经验,想继续发挥你的特长……”
朋友式的交谈和坦诚的话语,溅发了激情的火花,使这位副主任感动了:“领导信得过我,没啥说的,就看今后的行动吧!”他上任不久,就使总务科的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此,我们又一次领受到“理解”的重要。
(摄影 叶祖勤)
领导班子成员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