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3月14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理解奏鸣曲(报告文学) 较量(报告文学) 春 天 鞋底馍(散文) 图片新闻 诗 声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鞋底馍(散文)

金瑞麟

中午下班,刚进家门,已上初中的儿子就缠着我说:“爸,给烙鞋底馍吧!”“想吃鞋底馍拉?”我用惊异的目光望着身高已与我不差上下的儿子,但随即心里似乎涌进了一股热流,脑海里闪现出那逝去的拥挤的岁月……

两年前,我们四口之家还挤居在一间仅九平方米的阁子房里,每隔一两天就要烙一次鞋底馍。所谓鞋底馍者,盖因平锅下的锅圈狭窄,故所烙之饼必须揉成长形方可置于锅圈内烘烤。久而久之,我见其形似鞋底,便戏称为“鞋底馍”。每次烙馍,常常是馍还没有烘烤好,两个孩子就急不可待了。我一边烙,他们一边吃,烙完后也就所剩无几了。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那么香甜有味,我的丝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忘却了站讲台的困倦、改作业的辛劳,自戈陶醉在甜美而幸福的氛围之中……就在这间九平方的小阁子房里,我度过了宝贵的青春年华,步入中年。两个孩子吃着我烙的鞋底馍,也渐渐长大成人,女儿还上了大学——

改革给企业带来了生气,厂里年年建造新楼。我家也终于迎来了乔迁之喜,“鸟枪换炮竹,搬进了这两室一厅的新居。房屋宽敞了,鞋底馍也懒得烙了。因为楼下几步远就是农贸市场,有卖罐罐馍和烧饼的。人,就是这样一贪求起安逸来,就懒得出奇,“鞋底馍”,渐渐在我脑中淡薄了。现在孩子二提要吃鞋底馍,立即触动了那行将完全消逝的记忆,还有那说不清是什么的美好情感。我买来了发酵粉,发好面团,擦试干净许久不用的平锅……

晚上刚烙好几个鞋底馍,儿子就下晚自习回家了。他一把抓过两个馍,就啃起来。但吃了几口就把馍往桌上一扔,不满地说:“爸,这馍咋不好啦?”“什么,不好吃啦?”我掰了一块尝了尝;其味是不如外边卖的罐罐馍和芝麻烧饼好吃,是馍味变啦,还是人的口味变啦?我活动了一下因烙馍而累得酸痛的脊背,说不出一句话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