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3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火笔画家罗成骧 真还得听夫人的 蛇 的 异 闻 图片新闻 台湾的“蜜月列车” 图片新闻 植树谚语 漫步卢沟桥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火笔画家罗成骧

刘荣庆

他作画不用毛笔、铅笔,也不用黑墨、水彩、油彩和矿物颜料,而是操起通电的自制的火笔,在木上、纸上、布上、丝绸上描绘大千世界.他作画时,缕缕轻烟过后,便有一幅情趣盎然的花鸟山水画面世。这位火笔画家,就是陕西的罗成骧。 

罗成骧的火笔画已被来陕的观光者带往欧美、东南亚诸国和台港澳地区,成为人们馈赠收藏的珍品。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独有的火烧画”,西安市专利局已经承允为之办理申请专利事宜。“罗成骧火笔画展览”正在筹备之中。

庐森堡议长博伦多夫1988年8月27七日在西安得到了罗氏创作的一幅火笔画——憨态可掬的熊猫和数双烙花竹筷,兴高彩烈题词道:“希望您将这种传统手工艺术发扬光大。”

去年10月13日,芬兰总统毛诺·科伊维斯托偕夫人访陕期间,罗成骧为其作了画——“万里长城”。总统夫人说:“我和总统都很喜欢您的作品.我们将把这幅象征中芬友谊的火笔画,带回我们的国家,挂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田民间工艺起步

罗成骧祖籍甘肃,一九四0年出生于新疆。他不是美术院校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一九五七年,他的漫画遭到批评。从此,遂一头栽进图书馆,临摹历代名画,研读先贤书论.没有名师指点,他也没有想到要发表画作、出版画集成名。只有在各族弟兄花烛之喜的洞房里、老人离世的棺材上,才有他表现绘画才能的机会。1965年,风华正茂的罗成骧开始在民间木器、竹器上烙画。工具是原始的火钩子,内容也是各民族的习俗与生活。五年之后,他恰进入而立之年,偶然从一位电工身上和辽宁省美协会员陈洪明帮助下得到启发,自己动手创造了一大一小、两支火笔。这种通电的新式画笔,低电压、强电流,使用起来安全、方便、成型捷快。一九七九年,他以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诗句的意境,创作了巨幅火笔木画,获得了新疆维吾而自治区画展的二等奖。后来,罗成骧在喀什赢得了更大的声誉。当地最高级的饭店——喀什宾馆请他前往制作巨型火笔壁画。在此期间,众多驻华使节和外国观光者在这里得到了罗氏的微型木质火笔画。在绘制“丝路明珠喀什喀尔”一画时,罗成骧使用另一种画具——喷射火笔。那是用汽车喷灯改装的。如果说,通电火笔以“中锋”刻划线条,具有凝重朴拙的力感,用“侧锋”皴擦具有活泼滚畅的特性的话,这种喷射火笔则犹如泼墨大写意,顷刻之间,便能把连绵起伏的雪山冰峰,郁郁苍苍的青松翠柏、千姿百态的云霞雾瘴煊染出来。

希望形成一个中国的火笔画派

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在唐城宾馆二年半时间里,罗成骧迈开了他艺术生涯中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他制作了多少幅火笔画,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据说用纸达二百公斤、布一千米、丝绸一百五十米。一九八三年开始随父习艺、现年二十五岁的罗锐已可独搭台营业。国内一些国画家表示要学习火笔画。加拿大一位年轻的旅游者在唐城宾馆观看了罗氏的火笔画,惊讶不已,回国后自制火笔并创作了几幅作品,将照片寄给他的中国老师.罗成骧对记者说:“西安是文化古城,盛唐时代出过阎立本、王维、吴道子等艺术巨匠,现代出过长安画派.但愿长安的火笔画派也能得到艺苑的承认。”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