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卢沟桥
晓晓 月
来到卢沟桥,方发觉,那呲牙裂嘴的石狮子,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桥下的永定河早断了流,河道变成了一片白晃晃的沙滩,使人兴致全无。谁能相信,这桥下当年还曾荡漾着放木排者那粗犷的歌声呢?今日的“卢沟晓月”,怕也是稀松平常了吧?用今天的眼光再看“乾隆爷”题在卢沟桥头的那首七律,总觉得这位风流天子有些自作多情。
由于五十多年前在这里爆发了抗日战争,所以卢沟桥更成了重要的名胜。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当地人就把卢沟桥当成了“宰老外”的好地方。一些制造得极平常的扇子、小石狮子等,因为有了“卢沟桥”的字样,顿时就身价倍增.当年的国耻,反倒成了他们用来赚钱的金字招牌。我是决不敢往前凑的,唯恐那些小玩艺儿的标价吓着我.
下了桥,我顺着公路,进了那新修的“宛平县城”。早就想写一写当年二十九军抗击日寇的作品,因此,我极想找长者聊一聊。恰好路旁有两位正在逗鸟的老人,我便凑上去,唱了个“肥诺”。又敬上两支烟,一位老人就摇头晃脑地喷开了:“嗨!其实呀,那回打仗根本不是因为什么大事,就因为日本人跑了头骡驹子,就打了起来,不值当的!”
“日本人进城后,杀人了吗?”
“杀了一个,”老人吸了口烟,又朝笼中鸟打了个呼哨,接着说。“那天,正赶上×××出来挑水,碰上几个日本兵,他一害怕,赶紧给人家立正敬礼,结果让人家一枪给撂倒了。要是鞠个躬不就没事了吗?
从头凉到脚,我愠怒地合上笔记本,站了起来。我终于明白了:桥头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把国耻当成商品的标签,当年日本人打进来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当了汉奸……
听说当年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赵登禹将军的墓地就在这里,可我打听了许多人,都说不知道。最后,一个警察对我说:“你是找一位‘国民党’的墓吧?就在东门外头。不过,他叫什么名字我可说不上来。”我苦笑了一声,朝大枣园方向走去,我走到墓地,望着赵将军的墓碑,不禁肃然起敬.在当年的北平保卫战中,赵将军和佟麟阁将军于一天在南宛阵亡,成为我军抗战爆发后阵亡最早的高级将领。当时,日寇的飞机炸翻了他的吉普车,他几处中弹,血流如注。士兵要背他进城,他推开士兵,说道:“你快进城,见到俺老娘,你对他老人家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她儿子为抗战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了……。”赵将军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卢沟桥即是二十九军的坟墓”的誓言。我后退了几步,恭恭敬敬地向赵将军的墓碑鞠了一躬。
离开大枣园,夜幕已经降临了。我重新步上了卢沟桥,手抚栏杆,闭上了眼睛,我真希望能听到赵将军的吼声,永定河的水声,放木排的歌声,万簌俱寂,四处一片宁静,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