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89年08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叫好”的技与德 根雕一神奇的艺术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文化宫 人间何处大观园 跨国剧院 周末摄影 夏日里的渭河滩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叫好”的技与德

刘云海

戏曲程式乃中国戏曲之精魂。戏到火候处,观者常鼓掌,演员倍受鼓励无疑。岂不知这“叫好”奥秘颇深又颇有趣:武戏刀光剑影的闪跳冲刺,实为各套韬路早定。台上,演员除需具备娴熟基本功外,还必须与同台艺人配合默契,完成武打设计规定的动作,打出风格和绝技,不得有丝毫出入。如若有人台上丢盔掉枪或动作稍出破绽,整个场面就会乱,观众都会拍倒好;文戏演员赢取掌声主要靠戏之特定情节和舞台表现的技功、神功和字音珠玑的唱、白等。京剧的水袖,川剧的变脸,各剧种舞台上恰到好处的甩发、僵尸以及哙炙人口声情并茂的唱腔等均是“要好素”。“好”是剧情、演员、观众三者“共鸣”所致。她象征着艺术的成功和代表着艺术之魅力。往往有这种情况:导演与演员在对“戏眼”处理时总是斟酌再三,尔后订出几个方案,选其一个能“叫好”的实施。舞台演出时,演员很注意寻觅观众思想感情的接合点,“要好好必来,”达到了“惊人扬名”之目的。

剧场内亦时有廉价“好”声骤起。一些演员,为捞取掌声而不惜游逛于剧情、人物之外哗众讨好:有人为制造“惊险”故意做些无关的刺激性动作,有的舞台上随意拔高或拖长扩粗声域和音值而梗脖子,似有观者不鼓掌不收尾之势,被厮磨下的观者不得不拍阵“同情好”;有的甚至搞些低级庸俗的小动作,以迎合有些观众的不健康情趣。

没有了观众,也就没有了戏曲。戏曲的“好”是在演员与观众的感情交流中产生的,而不是靠做作,去毫无意义的寻“好”和伸手向观众讨“好”。不同的观众有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方式,同时,这种“情趣”和“方式”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不断变化。作为戏曲艺术,要不断引导观众沿着进步的、科学的、健康的欣赏轨道发展,而不是一味去迎合一些观众口味,搞“流亡艺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