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戏发新枝
——秦腔《西湖遗恨》观后
黄河
在省第二届艺术节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演出的秦腔传统戏《西湖遗恨》以其新的面貌受到欢迎。
艺术贵在创新,关于李慧娘故事的戏,从明代周朝俊的《红梅记》传奇起,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五、六十年代《游西湖》一剧,家喻户晓,风靡一时,从《游西湖》到《西湖遗恨》,可以说是又一次大胆的突破和新的飞跃,重新改编本在发扬原本精神,保留原戏的精华和鲜明风格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强化了李慧娘与裴瑞卿这一双青年男女青梅竹马、生死相爱、矢志不渝和对破坏他们美满姻缘的奸相贾似道进行反抗斗争的主线,不仅故事安排赋予了新的意境,而且结构精练、紧凑、自然、完整,有“戏”即长,无“戏”即短,像“赠梅”、“游湖”、“抢亲”等都只一笔带过,少用笔墨,却深化了“鬼怨”、“冷房”、“杀生”这些关键性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情节,不惜篇幅浓墨重彩刻划。重新改编者不是为了情节而情节,而是全盘考虑,主线分明,以主人公的命运贯穿全剧,紧紧攫住观众的心灵,不由得你不喜悦不同情不愤恨不婉惜。“鬼怨”一场,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地刻划了李慧娘这一坚贞刚毅而且具有强烈复仇意志的鬼魂形象,淡蓝色的灯光下,一声长长的苦泣,身着缟素的李慧娘鬼魂从牡丹花丛中悠悠飘起,渐渐隐去,又疾走上场,她“怨气腾腾三千丈”、痛诉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倾吐一腔对裴生“红梅花下情难忘”的爱慕以及活活被分离的苦衷。星月惨淡,寒风袭人,慧娘双手抱肩渐渐蜷缩的身躯,加上如泣如诉的伴唱,更加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深沉的激情,在这里,重新改编者别出心裁地增设了九天玄女赠扇的幽情场面:在灵光环绕中九天玄女及众仙女手持佛尘由天际飘然而来,翩翩起舞,给予慧娘以极大的同情和帮助——赠给阴阳宝扇,让她“快去冷房救裴郎”。这是一群美好善良和正义的化身,是人们的愿望派来的使者,既调节了舞台上较长时间的沉郁氛围,又增强了美的意境。
《西湖遗恨》将“杀生”与“复仇”凝为一场处理,把慧娘的形象提到了英勇高洁的顶端,贾似道不仅是残暴的官僚,而且是任意蹂躏人们美好生活的恶棍,他在杀害慧娘后,还喝令他的鹰犬杀生捉鬼,由此可见他穷凶极恶、暴戾恣睢的面目。凶手的钢刀在火把下闪着寒光,有如一条银蛇,要把裴生吞噬。慧娘口中喷出的火,是愤怒的情感和复仇意志的火焰,阻挡着刽子手的屠刀,而且要用反抗的烈火把人间的罪恶烧个净尽。正义战胜了邪恶,慧娘救走裴生,她的幽魂一化为三,挺身而出向贾似道高声索命,大闹贾府花园,闹了小人仰马翻,狠狠地惩罚了罪恶的统治者及其爪牙。戏的结尾,更是令人回味。“救得裴生出虎口,阴阳两分难久留。”在合唱声中,慧娘与裴生难割难舍,悲痛万分。红梅点点欲滴,裴生呼唤慧娘之声在空中回荡。慧娘站在牡丹花上抛下惜别的长袖,裴生紧拉不放,生死别离,两情依依,给观众留下了深沉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