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耗资千万筑新路 时仅三月车难行
榆神二级公路质量差破损严重
榆林地区监察局已立案调查
本报讯 目前我省里程最长的榆(林)神(木)二级公路神木路段,田于质量过差,交付使用仅三个月,油路面层就大面积松散脱落,严重破损,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200万元。前不久,省政府顾问张斌在视察神府地区时,要求榆林行署认真查处这一事件。目前,榆林地区监察局已立案调查。
榆神公路是1985年国家投资1540万元修建的。建设规模为二级路基三级路面,全长92公里,其中榆林县境内28公里,神木县境内64公里,分别由当地政府组织施工。神木段工程1985年5月1日动工,1988年11月通过竣工验收,次年二月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今年四月,省公路局两名工程师到现场察看后认为路面破损的主要原因是底层用土不合标准,普遍缩裂;石灰质量不高,没有起到固结土壤的作用。损坏严重的11公里路面,使用筑路最低标准渣油,又违反规定掺入煤焦油,造成路面油层脱落,
据了解,这条公路在长达三年半的施工过程中,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只从水保队、神木公路段借调了部分水保员和养路工人参与,曾两度出任指挥的路文民原是神木碱厂负责人,汽车司机出身,两名施工监理也是工人。砂、石、灰、泥的掺入比例都是凭经验干的。
1987年5、6月间,铺筑沥青面层前,榆林县交通局技术员丁探斌曾建议对部分基础层补强,初步预算40万元。但筑路指挥部觉得农村土路汽车都跑得呼呼呼,这路还有甚问题,加之资金紧张,没有重视这个建议,为这条路留下了严重隐患。现在,对损坏严重的23公里路段分期返工重铺业已开始,1.9万平方米的补坑工作也在进行。为此,省公路局、榆林地区交通局、神木县交通局又投入了100万资金,明年可能还需第二个100万投入。按技术规程,新铺二级路三年内不用特别养护,如今面对坑洼遍布、有名无实的这条二级公路和200万元人民币的昂贵学费,人们的遣责恐怕不能只停留在施工人员缺乏科学态度之上。本报记者 韩庚 叶广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