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动人的演出
冯瑜 李凤山
宁陕县城东北方向约三四十公里,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子,百十来米长的小街石板铺地,两旁的木屋颇有清代特色,在深深的秦岭腹地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热闹去处。这就是旬阳坝镇,宁东林业局的机关就设在这里。11月中旬那几天,局里局外忙忙碌碌,象在过一件大事,他们是在迎接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来这里为林业工人慰问演出,省一级专业文艺团体来这里演出,在旬阳坝还是第一次。
11月的秦岭山区,已是寒冷如冰了,19日一场大雪,顿时冰封雪裹,冰溜子结得胳膊样粗,尽管如此,四面八方的林业工人们还是风尘仆仆赶到了俱乐部。如今山里电视也普及了。工人们也常从电视上看高质量的演出,但这场晚会还是一定要看,因为它是专为咱林业工人演的。
7点钟,开演的时候到了,场内1000多名观众望着大幕盼着它拉开,因为演完后他们还得赶回各自的林场。这时,林业局的局长找到歌剧团的领导,委婉地说明70公里以外的一个林场有100多名工人乘卡车来看演出,由于冰雪路滑,可能要晚点来,希望能推迟开演,望着局长恳切的眼光,望着台下热情的观众,张玉龙、何新约、方贵生几位团长心里沉甸甸的。冰天雪地,70公里山路,工人们为看他们一场演出要受这样的折腾,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呢?于是当即表示:工人同志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开演,并用喇叭向场内观众说明,请大家作好12点开演的思想准备。回过头来,再吩咐已整妆待演的演员,原地在木炭盆边烤火,随时准备演出。
观众们被感动了,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剧团,这些常年在省城大剧场、大宾馆演出的演员们,居然肯为百十名迟到的工人观众而在冰冷的后台一直等下去。这是一流的剧团,把我们工人放在了十八两秤上。
演员们更被感动了,她们没有见过这样的观众,冰天黑地,为看他们一场演出,乘着卡车在布满冰雪的山路上往返140公里。这是一流的观众,把我们演员放在了十八两秤上。
台上台下,情感交融。演员没有叫苦,观众没有埋怨。一直到9点半钟,当在路上颠簸了4个半小时的100多名林区工人裹着寒气、披着尘土来到剧场时,场内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象欢迎凯旋的将士。演员们士气大振,男高音何新约第一次打破惯例,为满足观众一气唱了9支歌曲。一直到12点半晚会才结束。
歌剧团要走了,旬阳坝沉浸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街道两旁聚满了送行的群众,从上午9点半一直等到11点团里装车完毕。为了尊重旬阳坝人的感情,演员们让车开出镇子,然后从镇中列队走过,两旁群众鼓掌欢送,同志们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而团长此时已是泣不成声了。大家坐上了汽车,谁也没有心情说笑,汽车开出一个多小时,整个车内默然无语,是激动?是思考?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几年来,文艺的“两为”方向在一些人头脑中淡漠了,文艺的商品化疏远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感情。旬阳坝的演出使演员们受到了震动,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中去,不仅是这个具有50年革命传统的陕西歌舞剧院的责任,更是一切有良心的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于是,在我们采访结束时,张玉龙团长大声疾呼,此时不去,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