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1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鸽(散文) “批评”变调叹 新撰名胜楹联 图片新闻 淄博美陶 图片新闻 慈禧怕狼 南京腾棋楼长联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批评”变调叹

张绪田

有人说,国人喜欢听顺耳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一向以“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居的某些人听了,一定会不高兴。但倘若平心静气一想便觉得这个评价并不冤枉。

晋武帝司马炎登基时,去抽签卜卦谁知抽了个“一”,按一般人理解,这是一个很不吉利的预兆,暗示着他的王位最多不过一世。但这大触霉头的签一到裴楷嘴里,却变成了另一种含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司马炎听了,果然转忧为喜。前些时,我的一位老上司去“见马克思”了,平心而论,这位老上司生前为人做事并不怎么样,政绩平平。但在他“盖棺定论”的悼词中,却成了另一种形象:又是忠于奉献,又是磊落廉洁,原来这有个中“真谛”。一是人已死了,多说些好听的话,这样活着的人听了高兴,何况这些好听的话也不需要任何人去掏腰包;二是不这样写,死者家属和子女不乐意,甚至还要找麻烦。

由此,我联想到当前人们普遍反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的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领导班子不团结,闹无原则的矛盾,影响工作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上级要求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但是,一到会上,却言不及义,你好我好,相互吹棒一番,结果矛盾照样没有解决。我每到一些机关办事,看到墙上挂着的“先进单位”或“先进工作者”的奖牌,再看看那些跷脚坐在办公室内或相互推诿,或横眉竖眼,问不了三句话就不耐烦的工作人员,就会觉得墙上的奖牌和奖牌下边的人就如一幅漫画,讽刺意味极强。

记不清是哪一位哲人说过,崇尚便是最好的宣传和推广。由于中国人喜欢听好听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因此,一些人便研究起讲话的艺术来,口号可以喊得惊天动地,胸膛可以拍得铿锵有致,但一到实际,就另是一番景象了。“心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在台上作报告时讲的,但有台下遇到该“认真批评”的人和事时,就“睁只眼闭只眼”了,甚至群众找上门反映本单位的问题时,则一味以“研究研究”相敷衍,真正开展批评,动手解决是极难的。

中国的许多问题,就出在“感情投资”太多了,群众批评说,现在一些机关会打太极拳的人多,而真正动手解剖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少。如果把这仅仅看成是一种语言的幽默那就错了,这句话里包含着多少苦涩和焦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