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1月16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提高知名度”云云 多美的歌啊,多甜的调 图片新闻 不待扬鞭自奋蹄 不服气 门缝 鸭子当官之后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提高知名度”云云

邵文海

几千年来一直耻谈名利的国人终于开始千方百计地“提高知名度”了。自然,求名的目的还是为了求利。否则,浙江省那两个县就不会为争夺“西施故里”的名号而闹得那么凶。

知名度当然不能没有。一个身怀绝技或满腹经纶的人,不为人知而默默终老于草野,不但是他个人的不幸,且是社会的不幸。要不是一部《神秘的大佛》,乐山的那尊世界第一佛像仍会孤守江边,乐山市也就无此旅游财源。从此例上说,知名度“提高提高”大是应该。

然而,知名度毕竟不是“提高”出来的。乐山出名,乃是因有大佛在先;茅台酒出名,也是因有质量殿后。如果你的产品不过硬,哪怕你在广告中把“厂长××”几个字弄成拳头大,或者花上几千元、上万元叫人写上几篇“报告文学”也无济于事。因为顾客只注意商品质量,而不注意厂长。注意厂长的往往倒是那些专门盯着企业家钱袋转、会写几个字的伶俐者。

现在,有一种口号十分流行——“宣传×××”。在这个口号下,人们利用新闻报道、地方史志等种种形式为本地大唱赞歌。凡被“宣传”者,无不“地灵人杰”、“物华天宝”。只是,在一片“宣传”声中,却从未见有人声称他们那里是秦桧故里,自己是西门庆后裔。就连那两个争夺“西施故里”名号的县,也只是炫耀西施之美与本地山水的联系,而从不肯痛痛快快地向世人宣告:本县系色情间谍鼻祖的故乡。 (把西施尊为色情间谍鼻祖是毫不冤枉的。君不见屏幕上的她就差使用微型照相机了。)

不过,为“提高知名度”和“宣传”自己而奔忙的人也有颇令人同情的时候。因为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某县一位局级干部有望被提拔,可批文迟迟未下。此人求官心切,思忖自己在上边知名度不高,遂求人写一篇“宣传”稿件。不料,此稿在省报上“宣传”后,反倒砸了锅。原来,此人文革中在大学里作恶多端,那些从他的皮带和钢筋棍下挣扎着活了下来的教授们,从这篇稿子中终于获知了其下落,便纷纷写信揭发。于是,此人不但痛失即将到手的七品官帽,而且大大提高了其昔日劣迹的“知名度”。

这个例子不很典型,且有看人笑话的嫌疑。但只要这种气候还在,类似和不类似的例子便会越来越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