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2月24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另外一种价值 春季养生五注意 图片新闻 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 图片新闻 从站姿看性格 生活小常识 陶渊明为何生傻瓜 哭与健康 图片新闻 愧悔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好借好还 再借不难

惠焕章

一位姓陈的五年前借了邻居老刘三千元钱,说好的半年后还,可五年过去了,仍然推托不给。据了解他又不是手头过紧,他家里光这几年就买了彩电、冰箱、组合音响等高档用具。去年给他的宝贝儿子过周岁,光出租车就叫了七辆。他之所以推托不给,实际上是想赖帐。这三千元是老刘的姐姐中年夭折前留下的,为二老养老所用。年前,刘父因胃出血住院,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因凑不够输血费而不幸离世。现在刘母重病在身,朝夕难保,老刘又借了一千多元的债,再出个三长两短,也实在不好办。现实中,象姓陈的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中国有句俗话,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不仅是个做人的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终身命运的问题。生活中谁没有三灾六难,谁都有求人的时候。交一个朋友多一条道,也许这条道目前毫无用处,但它很可能是你将来一条救命之路。相反地,交一个人,坑一个人,吃谁的饭砸谁的锅,睡谁的床登谁的窝,谁还敢和你打交道呢?也许这样的人一时占了点便宜,但堵死了一条道,日积月累,必然把自己孤立到绝境。

总结人间事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老爱占便宜的人,最后必吃大亏;而为人实在,不怕吃亏,最终不会吃大亏的。所以奉劝象姓陈的这样的人,做人还是留点余地的好,切不可贪图一时小利,好歹不分,丧尽天良,等到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之时,再后悔,那就晚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