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想工厂之所想 急工厂之所急
杨同春一年献计12条创利40万
本报讯 一年他有12条合理化建议被工厂采纳,企业为此增加产品5种、增加产值152万元、获得利润40万元。他,就是日前刚获省“双增双节能手”称号的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的杨同春。
杨同春是该工厂五分厂开发组组长,去年他针对本厂钛种板铜耳铆接后易松脱断路等问题,细琢磨,想办法,主动向工厂提出用钛铜复合板材取代铜板材进行焊接的建议。工厂经过论证采纳了他的这一合理化建议,生产出的钛种板耳,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不仅订货量剧增,而且为工厂增加产值100多万元。
杨同春在工作中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他发现工厂生产的大型法兰,过去一直沿用板材整体下料法与拼焊法不科学,不仅成品率低,而且生产成本偏高。杨同春经过反复比较、鉴定,又向工厂建议采用精锻条材热弯成形法加工大型法兰产品。这一建议被采纳后,既解决了生产大型钛法兰产品的难题,又为企业一年节约原材料91万元。(志伟 黄兴 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