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04月28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松弛感 图片新闻 武官弄墨 不妨学学姚木兰 石英挂钟四注意 花钟 攻关 至诚·至善·至柔 打架的逻辑 城市私房转移需哪些证件 我撤你的职 母女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至诚·至善·至柔

邓晋运

和朋友一起闲聊,谈到了最近一期《读者文摘》上“砍大山”栏目中的一段话:“我有至诚之意,我有至善之心,不为人知也不求人知。因为至诚至善者必是至柔者,一旦袒露就难免不受伤害”。朋友们各持一端,议论风生,在此不妨直录。

一位颇有生活经历的朋友说:“这段话是作者人生体验的概括,是作者因袒露其‘至诚至善’而受到伤害以后的人生经验总结。言简意赅,发人深思!”

另一位朋友不同意他的见解角度,说:“这段话至少说明,作者不是生活的强者。至诚至善者是否必是至柔者我们姑且不论,但至柔者只能是生活的弱者。弱者嘛,受伤害是免不掉的。”

在银行供职的朋友提的问题别具新意:“我石,这段话大可推敲。愚以为,‘不为人知,不求人知’就站不住脚,起码你生活圈子里的人不会对你的‘至诚至善’没有感受,除非你生活在真空中。否则,你的‘至诚至善’既不会‘不为人知’,也难以做到‘不求人知。’”

善解人意、感情细腻的小y(参加讨论的唯一女同胞),一面仔细地阅读,一面认真地听朋友们发议论。见大家说完了,她稍事沉吟,款款说道:“我觉得这段话反映的不仅是作者生活体验的概括,而且包涵着他的思想苦闷与反思。他似乎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生活的畸型变态。你们看,至诚至善或至柔应当算是美德,无论如何也不是恶德,它应该得到生活的报偿,但他却受到嘲弄,受到伤害,这种不公正不是畸型变态的生活造成吗?我们应当理解作者的苦心孤诣。当然,生活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作者不当用理想主义去苛求现实,我们也不宜奢求作为‘砍大山’栏目下的这段话是什么真理。他所说的‘不为人知也不求人知’,自有他不甘心的一面,但更多的只是感情的排遣而已。问题是我们读者不可过于拘泥、认真,那样只会望文而生歧义,平添些许烦恼。不晓得我的见解大家能否接受?”说完莞尔一笑。

几位朋友被她的话,抑或是她那条分缕析时的小溪流水般的轻缓音调所感染,互相凝视片刻,然后一齐会心地笑了。

(小品)

放大 缩小 默认